第四十九章:戰匈奴(1 / 3)

匈奴這次的領軍主帥是右賢王須卜骨都候,十萬匈奴軍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

須卜骨都候這次出兵一是受人蠱惑,眼饞對方給出的金銀和軍械糧食才率領本部的四萬大軍出兵並州,匈奴其他部落首領也受到蠱惑,但是又怕被騙,所以每個部落都組織了點人馬,總共得到大軍九萬,號稱十萬進犯並州。

雁門的形勢的確是相當危急,雁門守將雖然積極抗戰,但無奈敵軍聲勢浩大,自己這一方守軍不過七千,而且還缺少糧食。原本雁門守將準備守不住的時候就率軍退守九原。

但是雁門還有兩萬百姓,隻要雁門守軍撤退,這兩萬百姓必將落入匈奴之手。雁門守軍倒也血性,沒有一人願意撤退,畢竟,他們的身後就是自己的家園和家鄉父老。如果連自己家園都守不住,當兵還能有啥意義。

雁門當地的世家大族也捐錢納糧資助雁門守軍,當地最大的世家張家更是派出八百私兵由張家少主張遼帶領協助雁門守軍守城。張遼自幼習武,更是熟讀兵書,從十五歲起就有雁門第一高手的稱號。

現在的張遼也不過十九歲,也是第一次率軍參戰,經曆過短暫的適應後,張遼也完全熟悉了戰場,雁門守將看張遼是可造之才,更是將張遼提拔為自己的副將,統帥一千兵馬。就這樣,曆史上鼎鼎大名的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張文遠也走上了軍旅生涯。

趙雲和呂布在出發後的兩天就趕到了雁門附近,趁匈奴軍放鬆戒備的時候趙雲率軍殺進過匈奴大營一次,但是匈奴軍回援及時,放棄了眼看就要攻下的雁門回援大營,趙雲也不得不及時抽身,一番廝殺後率軍揚長而去。

此次偷襲,趙雲部斬殺匈奴軍兩千,自身損失不足一百。雖然沒有給匈奴軍造成多大損失,但是,趙雲不僅及時解了雁門之圍,為公孫續的主力到達贏得時間,更是震懾了囂張的匈奴軍。

趙雲的神勇,呂布的凶悍,幽州軍的戰鬥力,都給匈奴軍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呂布本就是匈奴人的噩夢,不然也不會被冠以“飛將”的稱號,趙雲更是鮮卑人眼中的克星。現在這兩大草原胡人聞之喪膽的猛將聯手,匈奴軍算是倒大黴了。

幽州軍的輕騎兵所采用的戰術正是元朝稱霸世界所采用的戰術,兼有遊擊戰的精髓。

再加上趙雲手下的五千人都有戰馬三匹,機動力超強,可謂是來去如風。趙雲的這種戰法跟呂布的狼騎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人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在戰術和戰法上都長進不少。尤其是呂布,由於呂布在並州並沒有掌管多少兵權,更別說能夠裝備一人三騎。

呂布心中才知道,原來在機動力和弓箭射程增大後,竟然可以做到不傷自己士卒一人而可以殺敵全軍。當然,這不僅僅是機動力和弓箭射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於訓練,不是隨便看看就行的。

幽州軍的戰鬥絕對是天下第一,就算是並州騎兵和西涼鐵騎,在幽州軍麵前恐怕都排不上號了。呂布的內心不可謂不震驚,但當呂布了解到就算是幽州軍中,能做到這種戰術的也不過三萬人而已,大部分都是公孫續手底下的精銳。

分別是公孫續的五千親兵,趙雲手下的三千白馬義從,還有公孫續在草原大戰後從各軍中挑選出的一萬五千精銳組成的騎兵,號稱選鋒。這一萬五千人隻歸公孫續一人調遣。

當然,幽州刺史公孫瓚手下也有五千千精銳騎兵能符合這種要求,但是並沒有經過係統訓練,所以,也僅僅是能稱為訓練。仆從軍各部中也有大概兩千多人能符合這種戰法的要求。

幽州軍的人數名義上是十萬,十萬人中也就隻有這樣的三萬人能傲視天下。這稍微讓呂布舒服點。呂布手下也不是沒有精銳,他一手訓練的兩百親兵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人人皆可馬上開弓,即使是在奔馳的馬背上,他們也可以反身回射。

不過這兩百人比起幽州軍的三萬確實是不值一提。誰叫人家底氣足啊。

趙雲和呂布救一直采用這種騷擾戰術,把自己手下的五千人分成五隊分別偷襲匈奴大營,隻要對方派出大隊兵馬來追,幽州軍撒腿就跑,反正草原大得很,想圍追堵截那是根本不可能。

而且,要是匈奴軍派的人少了,極有可能會被幽州軍的五個千人隊相互配合給吃掉,派多了吧,幽州軍就不搭理,反正你追我就跑,而且還不跑遠,匈奴軍總能打探到幽州軍的消息,一跑一追,兩軍總一直保持在五十裏的距離,匈奴軍總是追不上,但是一旦匈奴軍回撤,幽州軍就馬上陰魂不散的纏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