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共商大計(1 / 3)

眾人都起來回到自己座位上後,郭嘉再次站起說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公孫續不等郭嘉說完立馬問道:“哈哈哈哈,好你個郭奉孝,你倒是說說喜從何來,順便,你也給大家講解一下天下大勢。”

郭嘉自然明白這是公孫續故意給自己表現的機會,由於自己來幽州時日尚淺,根基不深,威望更是不足。今天坐在這大帳中,恐怕不是每個人都會心服的。所以,郭嘉也需要有個機會來證明自己,而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郭嘉在大帳中走了一圈後說道:“主公剛才所言實乃金玉良言。大漢已經是西下的太陽,難有漢武時期的榮光了。而且,天下百姓受苦久已,不然也不會有黃巾之亂,更不會造反不斷。

現在皇帝病重,我敢斷言,何進必將乘此機會扶自己侄子上位。但是洛陽城中,還有另外一股勢力跟何進做對。那就是宦官張讓等人,這些人手上有一定的兵權,又能貼身伺候皇帝。

所以,何進要想達成自己的目標,他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消除張讓等人。但是眾所周知,何進何等人也,不過一屠戶爾。文不能安邦定國,武不能上陣殺敵。

就是這樣的豬腦子,他能想出什麼好主意。我敢擔保,何進必定會引外援進洛陽。因為何進這些年在地方也培養了不少勢力。西涼董卓,就是他的故交好友,並州丁原也跟他交情不淺。這些,都可以成為何進的依仗。”

郭嘉說完就暫時聽了下來,假意要喝一口水,實際上則是在觀察眾人的表現。眾武將已經陷入沉思,另外三位軍師也鄒著眉頭思考,唯獨公孫續笑嘻嘻的看著自己。那意思好似在說:“繼續啊,怎麼就這點,你也說點我不知道的啊。”

郭嘉是何等心高氣傲之人,被公孫續這麼一看,郭嘉倒是覺得自己被小瞧了。當即,郭嘉放下茶杯繼續說道:“然,張讓等人又豈是善與之輩,就憑何進此人,我幹保證,最後何進必不得好死。

而何進一死,朝廷必將陷入混亂,這時候皇帝已經病死,新主年幼。若是正好遇上外藩進京,天下大亂恐怕就要開始了。”

郭嘉說完,另外三位軍師都看著郭嘉,嘴角都露出笑容。看情況,他們是同意郭嘉的說法,同時也在讚賞郭嘉的才智。不過腦子笨一點的人還是有的。就比如,這位文醜,文醜想了半天也沒有相通郭嘉在說什麼,怎麼感覺郭嘉跟算命的有一腿呢。

不然他怎麼說的頭頭是道,就好像身在樂浪,卻早已把洛陽那幾位大佬的命運給定下來了。文醜還是想不通,於是他就問道:“敢問先生何以何進就會慘死,外藩進京,難道就不能一紙調令遣回呢?”

郭嘉聽了這話也不嘲笑文醜,相反,他很滿意文醜的態度和行為,不懂就要問,這才是有潛力的將軍。郭嘉馬上回道:“原因很簡單。何進在大權在握的時候必定放鬆警惕,甚至目中無人,此乃人之常情。

所以,這時候的何進最容易中計,而張讓等人為了活命,必定會對何進下殺手。而且,以他們的心機和能耐。張讓等人必定成功。至於外藩,嗬嗬,丁原還好說,他曾經是執金吾,對皇帝絕對忠心。

但這董卓就不一樣,他本是一方豪強,年輕時候又遊曆江湖,再加上這些年官途不順,他內心肯定有想法。而且,你們應該知道,董卓現在手上的西涼兵馬已經達到二十萬,西涼苦寒之地,民風剽悍,多出駿馬敢戰之士。

隻要董卓一發話,馬上就又能召集二十萬大軍。有如此實力,他豈能沒有別的想法啊。到時候自然是霸占洛陽不走了。而董卓不走,丁原勢必要找他拚命。

但是丁原手下僅有騎兵一萬,步軍三萬。他去洛陽,最多就帶兩萬人,如此實力,如何跟董卓叫板,最後必死與董卓之手。這兩個軍閥在洛陽開戰,就打響了天下大亂的第一戰。至於後麵的事情嗎?靜觀其變即可。”

文醜聽了後臉上露出豁然開朗的神色,嘴裏也說道:“受教了。”然後自己乖乖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郭嘉說完,眾人都投向讚許的目光。公孫續更是站起來拍手道:“天生鬼才郭奉孝,天生鬼才郭奉孝啊。哈哈哈哈。好厲害的推斷,眼光犀利,堪為天下第一等軍師。”

郭嘉連呼不敢,立馬退回自己座位上。今天風頭出的差不多,效果也相當不錯,眾人的表現,郭嘉很滿意。郭嘉相信,隻要自己繼續努力,自己必定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