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董卓進京(1 / 3)

就在典韋率軍順利平定皇宮動亂的過程中,盧植也帶著張頜和四千騎兵四處尋找皇帝和陳留王。可是一路上一點線索都沒有,張頜已經派出了手下最擅長追蹤的刺侯,一旦有消息必定要發信號來。

盧植現在內心焦急得很,不斷催促士兵擴大搜索範圍,張頜隻得在一旁安慰。過了將近半個時辰,有刺侯彙報說發現張讓軍的蹤跡,張頜馬上點齊兵馬追去,一路上,盧植張頜還遇到了袁紹等人的部隊,當得知有了張讓的蹤跡後,眾人都跟著追去。

張頜的軍隊全是騎兵,跑的快,袁紹等人不得不隻率領幾十名親兵緊跟著,讓大部隊加速前進,沒有辦法,救駕這麼大的功勞,誰都想分一份。

又過了將近半個時辰,張頜的部隊在一條大河邊追上了張讓的兩千敗軍,兩軍碰麵就是一陣廝殺,張讓軍抵抗不住分成兩部潰敗,就在張頜準備分兵追擊的時候突然有人高喊,皇帝在左邊的敗軍中。

張頜立馬點齊兩千騎兵交給盧植統帥去追擊左邊的敗軍,而張頜自己則率領兩千追擊另外一支敗軍去了。袁紹等人自然跟著盧植去了,不少人暗地裏還笑張頜傻瓜,這等天大的功勞竟然就這麼放棄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張頜在另外一支敗軍中發現了張讓,這才是張頜追擊的原因。

當張頜追到北邙山的時候都快要天黑了,張讓的敗軍已經累的不行,個個都沒有鬥誌,張頜立馬將這群人圍起來,兩軍又是一番惡鬥,不到一刻鍾,這支大約一千人的敗軍全當了俘虜。但是皇帝和陳留王還是沒有找到。

眼見天黑不適合繼續追擊,張頜下令就此紮營。同時,在自己的中軍大帳中,張頜見到了落魄的張讓。張讓一見張頜就跪下求饒,張頜本想從張讓這套出皇帝的下落,卻不想張讓也不知道,他隻知道在到北邙山前皇帝和陳留王還在他手上,後來兩軍混戰,皇帝和陳留王也趁機逃脫了。

張頜一聽這話,覺得再留著張讓也沒有用,就下令拉出去砍了,但是,這時候張讓突然喊道:“我有大禮送給驃騎將軍,隻求將軍饒我一命。”

張頜本想繼續追問是什麼大禮的時候,張讓卻閉口不言,聲稱隻能對公孫續一個人說,張頜也不敢耽誤公孫續的大事,隻得秘密下令收押張讓,對外宣稱張讓已經被斬首,然後找了個血肉模糊的頭代替了張讓的首級。

就在張頜的騎兵跟張讓的敗軍交戰的時候,劉辯和劉宏偷偷逃走了。待戰事結束後,劉辯、劉協嚇得藏在亂草中,不敢吭聲。四周軍馬四處搜尋,不見二人,往別處找去。

到四更天,二人又冷又餓,哭哭啼啼,摸黑來到一處莊院,睡到房後草堆旁。莊主崔毅驚醒,覺得家裏有點不尋常,當他尋到後麵的時候,他發現有個草堆紅光衝天,崔毅趕緊命令下人前去打探情況,卻發現了兩個小孩睡在草堆上。問明是少帝和陳留王,忙扶進莊,獻上酒飯。

第二天,張頜尋到崔毅莊上,終於找到了皇帝和陳留王,三軍將士都歡呼不已。崔毅領張頜見劉辯,請劉辯回京。劉辯認得張頜是公孫續的部下,自然就不會懷疑張頜的忠心,並且還問及公孫續何時回來救駕。張頜隻得回答說公孫續已經在路上,不時就到抵達。

備好馬車後,眾人啟程回京,走不幾裏,盧植,司徒王允、太尉楊彪與淳於瓊、趙萌、鮑信、袁紹等四校尉尋來,都參見皇帝後高高興興的簇擁著少帝回京。

正走著,忽見一支人馬趕來,眾人大驚,袁紹出馬問:“是誰?”

一員將軍出馬,說:“我是西涼刺史董卓,特來保駕。”劉協說:“天子在此,為什麼不下馬?”

董卓忙下馬,跪拜在道左。董卓見劉協言談舉止很有規矩,就暗生立劉協為帝之心。

少帝回到皇宮,到處找不到傳國玉璽。問及何太後時,何太後也回答說自己也沒有找到,隻是這事暫時還不適合聲張,再加上有太多事情要處理,這尋找玉璽的事情也就耽擱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