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暗地交易(1 / 3)

公孫續率領兩萬騎兵,一路風馳電掣,很快就過了上黨和河東的交界線到達了河內,這時候離洛陽說起來還很有點路,普通軍隊沒有個三五天是不肯能到達洛陽的。

但是公孫續的騎兵能保證在一天之內抵達洛陽並進行戰鬥。為了怕雙方誤會以致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麵,李儒暗地裏派人給公孫續送信說願意何談,地點就算在河內與洛陽的邊界線上。

在這裏雙方都安全,董卓不怕幽州軍會偷襲洛陽,公孫續也不會擔心董卓的西涼軍埋伏自己。公孫續也知道這次來隻是做個樣子,為自己贏得名聲跟大義,所以,他也很配合的在河內駐紮下來,對外宣稱是等待後續援軍。

兩天後李儒快馬加鞭終於秘密趕到河內,白天的時候雙方不可能大張旗鼓的見麵商談,到了晚上,李儒被公孫續的親衛偷偷帶入公孫續的大帳。

李儒有人明白這些事情不能抬到明麵上來,公孫續要名聲,自己也要大義,要是讓有心人知道這次交易,恐怕會拿來大肆宣傳,到時候,雙方可就是不得不刀兵相見了。

李儒來到大帳,公孫續坐在帥位上正盯著大帳中央的地圖,旁邊有個年輕人陪著公孫續。看樣子應該是公孫續的隨從之類的人,但是這個人行為舉止顯的很輕浮,不像是個隨從的樣子。

李儒看著這人也覺得奇怪,哪有在主人麵前自己還拿著個酒壺嘻嘻哈哈的,簡直是放肆。但是李儒也注意到公孫續毫不在意,雖然李儒不了解這個年輕人,但是他能肯定,能讓公孫續如此對待的,絕非簡單角色,而且,偏偏在自己跟公孫續商討大事的時候出現,必定是故意安排的。

郭嘉雖然手上拿著個酒壺,裝出一副輕佻的樣子,但是暗地裏他也一直在打量李儒。李儒現在還名聲不顯,雖然整個西涼軍都對李儒尊敬有加,但是對於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人來說,李儒什麼都算不上。

這就是世家大族一貫的做法,隻以出身論英雄。對於那些出身卑微的,哪怕再有才,也隻能是下人。偏偏郭嘉也是個落魄的小世家出身,跟寒門子弟沒有區別,所以,郭嘉看待人的觀點就不一樣,隻要有才,就必須重視,這也是公孫續一貫強調的觀點。

郭嘉打量完李儒,暗呼人不可貌相。李儒表麵上看起來是一個文弱書生,可是誰能想到,西涼軍的老大在拿不定注意的時候都得來征求他的意見。

李儒也感覺到了這個年輕人在觀察自己,這也更肯定了他對郭嘉的看法,此人絕不是泛泛之輩。

李儒不敢明目張膽的觀察郭嘉或是直視公孫續,公孫續一向以冷血嗜殺出名,小小年紀,凶性不比自己嶽父差,再加這份心機,說實話,麵對公孫續,李儒更加畏懼。董卓的心思好把握,但是這公孫續,實在是不能猜度啊。

公孫續冷冷盯著李儒,郭嘉在一旁打量著,李儒則不卑不亢的站在那。雙方都是一言不發,就這樣靜靜的對峙著。這也是公孫續一貫的做法。

不管是誰,隻要是第一次見麵他都會這樣冷眼注視,因為這樣能看出很多東西,尤其是這種寂靜的環境,再加上自己的威壓,很容易讓一個人崩潰。

但是,李儒也不是慫貨,他也明白公孫續的用意,隻要自己越鎮定,自己的勝算才會更大。就這樣總共對峙了將近半個時辰後,李儒身上已經出了不少冷汗,自己的精神也接近崩潰,他想不到公孫續小小年紀,身上散發的狂虐的氣勢竟然不下於董卓,這得殺多少人才能達到這種程度。

普通武將哪怕功夫再高也不可能會有這種本事。這是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百戰餘生的戰士才有可能有的。李儒也隻有在麵對凶悍的呂布的時候才有這種感覺。其實,更關鍵的是李儒是個文人,老是這樣站著,再加上精神壓力這麼大,他的身體也受不住。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公孫續的大帳外有自己的一千親兵已經圍住了大帳,公孫續身後的屏風後麵也有五十個軍中最凶悍的軍士,全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就算是黃忠趙雲這樣的大將在這五十人圍攻下也隻能選擇撤退,這都是些殺人不要命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