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談論對策1(1 / 2)

晚上,公孫續正在大帳內看地圖,草原的地形比較單一,很少有森林和山川,所以,如果發生戰事的話,多半也就是騎兵對騎兵了,步軍在草原上優勢不明顯,公孫續正在思考能不能將步軍運用到戰場上去,他可不想自己的精銳步兵就龜縮在大營內。

自古以來,中原漢家子弟沒少跟草原異族交戰,但是,基本上,漢家子弟都先是被動防守,然後再反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草原異族有騎兵之利,再加上草原人崇尚進攻,所以,一旦兩軍交戰,最先發動進攻的就是草原騎兵,而漢家子弟,一般都是用長槍陣阻擋,用弓弩手反擊,這軍事上,也包含了儒家學說中的後發製人的思想在內。

說白了,其實漢家子弟一般都是拿性命先扛住異族騎兵的第一波攻擊,然後才是反擊,總而言之,要想戰勝異族騎兵,漢家子弟總是要先犧牲一批長槍兵的,而且,就算戰勝了,也不能對敵軍造成多大損失。

騎兵來去如風,撤離戰場也會很快,漢家子弟在沒有騎兵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追殺敵軍,更別說剿殺殘敵,所以,每次交戰,漢家子弟都討不到什麼便宜,除非是遇上大決戰或是埋伏戰,雙方在不死不休的情況下,或許會有利於漢家子弟。

公孫續想過,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騎兵的話,恐怕很難在陣地戰中討到便宜,畢竟匈奴人的騎兵也不是擺設,曾經的天之驕子一般的軍隊,必定有過人之處,匈奴,還真不是那麼好惹的啊。

而且,根據公孫續了解到的,匈奴人最精銳的部隊應該是王庭近衛,應該有五萬人左右,而且,還有最精銳的兩萬人的戰鬥力不下於幾百年前匈奴人最厲害的射雕者軍隊,隻是,不知道現在的匈奴單於是否完全掌控了這支部隊。

簡而言之,匈奴人的騎兵還是很犀利的,公孫續現在在騎兵上占據的優勢就剩下士兵更加精銳,盔甲刀槍弓箭遠勝於匈奴人,還有就是士兵間的配合與默契程度。

但是,相對於匈奴人的幾十萬騎兵,公孫續這邊的優勢會很容易被抵消掉。

所以,公孫續覺得,僅僅依靠自己的騎兵的話,恐怕會付出不小代價,為此,公孫續才一直想辦法步騎結合,共同迎戰匈奴騎兵。

不一會,戲誌才和賈詡走了進來,公孫續抬頭看著兩人笑道:“來的正好,我正在想3著怎麼解決我軍步騎兵結合的問題,你們也幫我參考參考,看看能不能想出好點的辦法。”

戲誌才聽了看著地圖說道:“步軍在曠野上遇到騎兵的話,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如果僅僅依靠長槍陣的話,無異於讓長槍兵送死,因為長槍兵是依靠集體的力量,依靠著陣型才能克製住騎兵,如果沒有陣型的話,騎兵會將他們全部剿殺。”

公孫續點點頭回道:“不錯,這也是我當初說十萬新軍就可能隻能用來防守大營和打掃戰場的原因,如果步兵出動的話,那就必須要有騎兵配合,可是,傳統的步騎兵配合需要戰陣。

但是,新軍成軍時間較短,能排列的陣法有限,若是強行派兵列陣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但是,如果步軍不出戰,騎兵壓力又太大,這真是傷腦筋啊。”

“合格的長槍兵,起碼要訓練三年才能成軍,草原騎兵至少需要十年到十五年才能訓練出來,我想,匈奴人也是不願意跟我們死磕啊。”賈詡這時說道:“不過,自古以來,騎兵和步兵的損失比例在一比五到一比三之間。這樣算的話,步軍的損失率還是很大。

不過,剛剛路過新軍營地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個辦法,或許對我軍步騎協同作戰很有幫助,而且,這個辦法,當年衛青大將軍北伐匈奴的時候也用過。”

戲誌才這時候聽了說道:“莫非,你說的是衛青將軍的車陣,步軍依靠車陣防守,同時又能攻擊敵人,是這個嗎?”

賈詡點點頭回道:“不過,我軍沒有特製的戰車,恐怕一時直接很難排練這樣的陣法。”

公孫續在一旁聽的有點雲裏霧裏的感覺,他還不是很明白這兩個軍師到底是在說什麼,於是,公孫續發問道:“兩位,有這麼好的陣法是不是應該先跟我描述描述,怎麼得也得讓我參與討論啊。”

戲誌才聽了笑道:“主公,這個,其實也沒有什麼。當年衛青將軍北派遣去征討匈奴的時候,由於沒有能夠正麵跟匈奴人對抗的大量騎兵,衛青將軍就冥思苦想出一種車陣。

每次作戰的時候,衛青將軍會先讓自己的騎兵五纏住敵軍,然後步軍迅速將戰車圍城半圓或是排列在後方,步兵則依次列陣,這樣,至少步軍的後方是不會遭到攻擊,如果匈奴人想擊敗漢軍的話,就必須得從正麵擊破漢軍的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