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匈奴大軍源源不斷的趕來,公孫續笑道:“太慢了,組織性和紀律性也差,人數多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全軍去壓垮敵人,但是,人多多的劣勢就是很難做到整齊劃一,尤其是匈奴騎兵中,很多騎兵同時都不會進行派兵列陣的訓練。
正方,你知道我軍騎兵的有點在哪嗎?”
高順聽了回道:“裝備先進,輕騎兵一般都有兩張弓,適合長短距離進攻,戰刀鋒利,可以輕易劈開敵軍的盔甲,尤其是草原部落這些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地點的軍隊,戰馬有馬蹄鐵,可供馳騁而不必害怕戰馬馬蹄受損,雙邊馬鐙保證了騎兵的穩定性,這樣,精銳士兵的騎射水平和精準度就大大提升。”
公孫續點點頭回道:“你說的這些,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還有一樣,是在戰鬥中才能體現出來的。
我軍的騎兵,不論是哪一支,都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鬥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
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製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在其他其他草原部落中的騎兵隊伍中是聞所未聞的,簡單說,我軍的騎兵更加專業。”
高順聽了笑道:“嗬嗬,看來,是我疏忽了。”
公孫續搖搖頭回道:“待會你就知道為什麼選鋒和白袍可以有自主作戰權。”
就在高順納悶的時候,北疆軍車陣左方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趙雲率領的白袍軍朝前發起了進攻,白袍軍每人三騎,七千人總共兩萬一千匹戰馬,這一下子都啟動了,聲勢也很是浩大。
很快,高順就發現了其中的關鍵,匈奴兵這時候還在列陣,由於人數太多,命令得不到有效傳達,很多匈奴騎兵之間已經發生了衝突,不少地方顯得亂糟糟的。
除了匈奴中軍的五萬人快要列好陣型以外,其他地方的陣型亂得很,剛剛,趙雲就是發現敵軍右翼出現了點混亂,他就立馬率軍發起攻擊,高順現在是明白,戰機出現的快,消失的也快,如果等自己發布命令的話,恐怕再去襲擊就晚了。
很快,趙雲這邊就離敵軍右翼隻有一百多步的距離,匈奴這邊當然不可能任由趙雲衝殺過來,立馬就有一支萬人隊在萬夫長的率領下朝趙雲這邊迎了上去,可是,趙雲卻不與他正麵對陣,趙雲立馬率軍沿著匈奴軍的右翼奔跑,等距離合適後,白袍軍朝著敵軍人數密集的地方拋射起來。
至於後麵那追來的萬人隊,一時之間追不上,也隻能用騎射來幹擾白袍軍,可是,落在後方的白袍軍也不是吃閑飯的,他們自由還擊,在馬背上反身回射。
趙雲的突然舉動一下子就讓匈奴軍右翼更加亂了,由於北疆軍的弓的射程一般要比匈奴騎兵的弓多出三十步,而且箭矢也更加厲害,所以,現在這局麵,倒成了匈奴軍在挨打了。
匈奴軍隊人數太多,列陣的時候由於沒有協調好,很多軍隊都擠在一起了,白袍軍幾乎都不需要瞄準就可以射中敵軍,縱使有機靈點的能躲閃過去,可是他後麵總有倒黴鬼,沒有一會功夫,匈奴軍右翼就損失了幾千人。
匈奴單於須卜骨都侯聽到彙報後立馬登上高台觀看戰局,當看到自己這邊雖然人數多,但是卻在挨打的時候,他的肺是真的快要氣炸了,到了現在,匈奴軍右翼竟然還沒有做出合適的調整。
不過,這似乎也不能怪士兵們,關鍵是這單於不發布命令,他們能怎麼辦,難道右翼都朝著白袍軍一擁而上嗎?那整個右翼不就亂了,誰也不敢這樣亂來。
須卜骨都侯立馬下令道:“來人,傳令下去,出動三支萬人隊將他們趕出去。”
話音剛落下,須卜骨都侯身邊的親兵立馬揮舞戰旗,很快,又有兩支萬人隊出動,他們從不同方向圍向白袍軍,趙雲看到對方出動了將近三萬騎兵以後,他立馬下令回撤,白袍軍在趙雲的率領下邊打邊退,不一會就遠離了匈奴軍右翼。
匈奴這邊三支萬人隊得到的命令是驅逐而不是追殺,所以,當白袍軍遠去後,他們也立馬在各自萬夫長的指揮下回本陣列隊,可是,就在他們剛剛回到本陣還沒有站穩腳,趙雲的白袍軍又從另外一邊飛奔而來。
白袍軍戰馬充足,士兵們不必擔心戰馬疲憊的問題,他們退去後立馬不落地的換乘戰馬後再次在趙雲的率領下朝匈奴這邊殺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