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陣營和虎賁軍撤下後,新兵們的槍陣就凸顯出來,這是這些新兵第一次麵臨戰陣,接下來就得麵臨前軍萬馬的撞擊,不少人心裏都害怕得很,畢竟,萬馬奔騰的氣勢確實太震懾人了。
校尉們不斷在給新兵們打氣,這時候的新兵極有可能會崩潰,別說這些新兵,就是這些老兵,內心也不免震撼,隻不過,老兵們更清楚,這時候,他們能做的,就是握緊手中的兵器,緊緊依靠著自己的戰友。
弩車這時候被拉到了後排,沒辦法,失去了虎賁軍的掩護,弩車就顯得不安全了,要是讓匈奴騎兵衝殺過來的話,這批弩車多半就會報銷,縱使匈奴人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可是,相比較而言,弩車的造價更加昂貴。
匈奴步軍大都撤退到兩邊,他們要給後麵的騎兵騰出衝刺進攻的空間,不過,在他們撤退的時候,那二十輛用來阻擋騎兵衝刺的戰車已經被他們拖走了七輛,這下子,北疆軍的掩護就更加少了。
不過,早在匈奴騎兵進入百步之內的時候,他們就迎來了北疆軍的箭雨,匈奴騎兵雖然悍不畏死,可是,他們的身軀怎麼抵擋得過犀利的箭矢,不少人中箭落馬後就立刻被踐踏成肉泥,這就是騎兵衝陣的效果,隻能一往無前。
將近兩萬多騎兵衝陣,大地都為之震撼,不少人都是抱著必死的信念驅動戰馬的,現在,連高順都不得不承認,這次,匈奴人真的是壓上血本了。
但是,高順更加明白,匈奴人之所以如此悍不畏死,完全是靠著胸中的一口惡氣,隻要能抵擋住他們的第一次進攻,匈奴人的那股血性就會消失,接下來,就是自己這邊反擊的時刻。
不過,要想挨到匈奴人的血性消失,恐怕有不少步兵會喪命,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上一次騎兵衝陣,有虎賁軍在前頭對抗,虎賁軍已經遏製住了匈奴騎兵的一次衝鋒,現在,戰場上遍地屍體,這對匈奴騎兵來說,已經是極大的阻礙。
越往前,,匈奴騎兵就越難提速,前方根本就沒有衝刺的空間,剛剛一戰,虎賁軍和陷陣營就刻意在車陣前方留下太多障礙,匈奴騎兵的攻勢為之一緩。
不過,前邊已經衝進車陣前方二十步的騎兵終於不再遭受北疆軍箭矢的襲擊了,這個距離,北疆軍的弓弩手是不會貿然射擊的,不過,後排那些還在往前衝的騎兵們恐怕還得注意天空中的箭矢。
驍勇的匈奴士兵們也沒有忘記反擊,不少擅射之士已經在馬上彎弓射箭,雙方的箭矢在空中交叉而過,後排的北疆軍士兵們舉著盾牌,箭矢撞擊上去發出一陣陣撞擊聲。
而前排的北疆軍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尤其是前排列陣的長槍手,他們沒有盾牌,好在他們的戰甲和頭盔都比較厚實,防禦力極強,所以,當對方箭矢射來的時候,他們能做的,就是低著頭,任憑箭矢撞擊在自己身上。
如此密集的箭矢,總有被射中的,不少北疆軍士兵已經身中數箭,好在箭矢入肉不深,造成的傷害也不大,不過,也有少數人被射中要害,正在地上哀嚎。
匈奴騎兵的箭矢的犀利程度不夠,箭頭也不夠硬,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們的冶鐵技術比較落後,而且,匈奴這邊產鐵量低,很難鍛造出精良的武器。
終於,前排的匈奴騎兵快要撞擊上搶陣了,槍陣的步兵們也吼出了心中的恐懼,他們手中的長槍是特製的,前後三丈長,專門用於對付騎兵衝陣。
而且,這種長槍的槍頭是有镔鐵鍛造而成,不論是鋒利還是堅硬程度都是沒話說的,槍身也是由鐵打造而成,整杆長槍重量可達百斤,一般的士兵根本揮舞不動。
而且,前排的步軍隻是握住長槍的後邊,前麵還有個鐵架子支撐著鐵槍,這樣,這些士兵就省去了不少力氣,不然,恐怕騎兵還沒有殺到,這些士兵就累的不行了。
這也隻有北疆軍才能玩出這麼奢侈的槍陣,重甲鐵槍,別說匈奴人,就是中原地區的那些諸侯,他們也不會花這麼大代價打造前排這些送死的部隊,僅僅是這鐵槍,就可以鍛造好幾把兵器了,這也太浪費了。
不過,公孫續一直信封以人為本的信念,至於戰甲兵器之類的,公孫續有能力鍛造,他當然會花更大的代價在士兵身上,這也是北疆軍能夠驍勇善戰的原因之一。
很快,一陣陣撞擊聲,鐵槍插入肉體的聲音,士兵被戰馬撞飛的身音,戰士們的怒吼聲等等,全都交織在戰場上,匈奴最前排的騎兵以最快的馬速撞上北疆軍槍陣,企圖就此打開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