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軍這邊商議好對付匈奴大軍的計劃後,麻油就得到了實施,騎兵作戰,乃是趙雲的強項,尤其是這種輕騎兵的騷擾戰術,趙雲更是不在話下。
為了能為自己這邊贏得時間,也為了能打擊匈奴,在具體作戰計劃製定好後,趙雲就率領白袍軍和一萬多北疆精銳騎兵出發去了,他要讓匈奴人不得安寧。
就在草原這邊風起雲湧的時候,幽州這邊卻出了不小的麻煩,有關於這一點,是公孫續的一大疏忽。縱使公孫續手下有這麼多智囊,可是,他們也沒有算到會鬧出這麼大的事情。
袁紹為了能盡快得到冀州,他不惜暗地裏聯絡黑山軍對冀州進行劫掠,從表麵看,這種事情是對自己有利的,而且,袁紹為了能把幽州這邊拖下水,他也不得不想辦法讓幽州也出點亂子。
一開始,袁紹這人也就是想讓幽州那邊能有個出兵的借口而已,可恨的是,事情的發展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張燕這一支黑山軍比較明智,隻是老實本分的侵擾冀州,可是,有另外一支,卻真的跑去侵擾幽州去了。
李大目,雷公,黃龍等一些渠帥早就垂涎幽州的富裕,他們在很早之前就打算到幽州這邊來發發財,隻是,黑山軍的大頭領張燕一直在阻擾他們侵犯幽州,所以這些年,他們才沒有對幽州進行破壞。
這一次,袁紹送上重禮,又說服了這些人,再加上張燕又忙於處理自己的事情,所以放鬆了對這些人的監管,這就直接導致了這些賊寇肆無忌憚的去劫掠幽州。
一開始,李大目,雷公,黃龍等這些渠帥心裏也沒有譜,他們其實忌憚幽州軍的威名,可是,他們也同樣知道,為了配合大將軍公孫續的北伐,幽州這邊的騎兵被抽調了一半,剩下的兵馬又要分散駐守在各地,這,就是他們的機會。
這一路黑山軍前後共計有十五萬人馬,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他們風卷殘雲一般的搜刮著沿途的村莊,由於人數眾多,再加上幽州這邊防禦不及時,一些城鎮都被這一路黑山軍給攻陷。
幽州本不是什麼富裕之地,可是,這些年以來,在公孫父子的大力經營之下,幽州的發展速度超乎世人的想象,再加上冀州等地的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幽州的財力幾乎都不下於冀州了。
這些黑山軍本來還心存顧慮,覺得不能對幽州進行太大的破壞,可是,那隻是他們當初的想法而已,等到他們進入幽州以後,事情的發展方向,已經偏離了這一路黑山軍首領的預定計劃。
幽州富裕,家家戶戶都有存糧,官府的糧倉裏更是裝滿了用於救災和為戰爭籌備的糧食。早就窮瘋了的黑山軍們在打下了幽州的一些小城鎮後,幾乎全都失去了控製。
這些原本淳樸的底層百姓們被搶到的糧食給高興壞了,自張角起兵開始,這些人就一直在逃跑,挨餓時時刻刻都得嗎,麵對死亡,在黑山的這幾年,雖然過的稍微安全,可是卻避免不了挨餓。
生活的壓力早就磨滅了大部分人的良知,縱使他們中大多數人都知道這種方式是不對的,他們不該把自己的苦難轉嫁於幽州百姓身上,可是,在現實和良知麵前,這些人不得不選擇現實。
黑山軍攻陷了幽州一些防守薄弱邊界的村莊和城鎮以後,他們就瘋狂的在當地進行劫掠,殺人,強奸、、、、、、
諸多暴行,簡直是令人發指。任誰看到了這種現象,都無法相信,這些黑山軍,以前竟然隻是淳樸的老百姓。
這世上沒有幾個人會是聖人,更何況是這些被蠱惑的窮苦百姓們,最初,他們以為張角會給他們帶來溫飽,可是,張角失信了,然後,他們就跟著黑山軍的這些首領們四處流浪,也以為能得到溫飽,可惜,這些年得到的,僅僅是能活命而已,而且還得時時刻刻麵臨死亡。
早在出兵之前,黑山軍都明白,黑山那邊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存糧了,如果不出來劫掠的話,這個冬季,又會餓死不少人,他們不得不出來劫掠,為了活命,為了生存,禮義廉恥這些東西就可以被拋棄。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當真是至理名言,如果連性命都快保不住了,禮節,榮辱有能有多大意義,或許熟讀聖人書的讀書人能明白,可是,老百姓確實很難了解的。
亂世多草芥,人命如芻狗。黑山軍曾經是無辜的百姓,現在被殺被劫掠的幽州百姓,也是無辜的,要怪,或許真的就隻能怪這個世道吧,怪他們沒有生在太平盛世。
這些被攻占的城鎮和村莊,現在就是當地百姓的地獄,黑山軍的天堂。當地百姓逃的逃,躲的躲,也有不少人奮起反抗,可惜,黑山軍人數確實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