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北疆軍都不是很了解,這些人中,也就李大目跟北疆軍交手的次數比較多,所以,當他點出營外的北疆軍的戰鬥力主要是靠選鋒軍時,他們都心悅誠服的點頭表示同意。
黃龍這時候也很讚同李大目的話,他私底下曾經派人去打探過北疆軍的消息,當然就得知了選鋒軍乃是北疆軍騎兵中的王牌,北疆軍的人數本來就少,現在更是分兵前來,確實是最好的出戰機會。
黃龍朝雷公點點頭,表示可以同意李大目的決定,不過,這出戰,也是要有計劃性的,該出多少人,各個首領又該出多少人,這涉及到各人的利益問題,誰也不敢馬虎。
就在眾人商議的時候,李大目大義凜然的說道:“北疆不過一萬六千人,我們出動六萬人的話,足以與其對抗,你們都這麼唧唧磨磨,難道是不想出戰嗎?我願出兵兩萬,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黃龍和雷公相視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驚喜,李大目現在也不過才四萬人馬,他一下子就出動了一半,要是在戰場上遇到什麼意外導致他實力大減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為了不讓別人生疑,黃龍也立馬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出不一萬五千,這次,我們要同心協力,擊敗北疆軍。”
雷公也立馬附和說出兵一萬,其餘一幹實力較弱的首領也湊齊了兩萬人馬。眾人再次商議過後,都決定出兵六萬五千去迎戰營外的北疆軍。
不過,在出發前,黃龍多了個心眼,他和雷公一再聲明李大目應該打頭陣,因為這北疆軍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他招惹來的,所以他必須要負責任。
李大目也很大度的接受了這個要求,他將自己的兩萬人馬安排為前軍,就這樣,六萬五千黑山軍列陣出營去迎戰北疆騎兵。
大營外,黑山軍列下陣勢,對麵一裏外,黃敘正在打量黑山軍的陣型,果然如公孫續所言,黑山軍內部矛盾已經凸顯出來了。
僅僅從這陣型上看,前軍為李大目部,中軍為黃龍和雷公部,後軍旗號較多,看來是很多黑山軍首領湊齊的人馬。麵對這樣的軍隊,黃敘心中沒有一點擔憂,敵軍內部矛盾不小,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
公孫續在之前就盯住過黃敘要他不要刻意攻打李大目所部,但是,黃敘也明白,自己不能做的太明顯,這李大目的部隊又是前軍,自己不先跟他交手的話也說不過去。
看著李大目的兩萬人馬大都拿著盾牌扛著長槍,公孫續心中自然已經有了計較,看來,這李大目也不是傻瓜,也還知道多準備盾牌以防止弓箭,其實,黃敘哪裏知道,這是公孫續通過安排的細作告訴李大目的。
不一會,黃敘就令六千仆從軍出戰,不過,這六千仆從軍要分為三隊,每隊兩千人,采取騎射戰術去騷擾黑山軍前軍,而且,三隊人馬輪流作戰,不能給黑山軍有休息的機會。
仆從軍的戰士都是草原敢戰擅射之士,騎射對於他們來說不是難事,再加上加入北疆軍後,他們的盔甲兵器得到極大改善,雖然還比不上北疆軍正規軍,可是這也足以讓這些窮慣了的匈奴人興奮了,他們自打出生到加入北疆軍之前就沒有見過這麼好的盔甲兵器,就連匈奴單於的親兵衛隊的盔甲兵器都比不上他們現在擁有的。
仆從軍第一隊立馬出戰,他們現在用的是北疆軍軍中生產的彎弓,射程可達七十步,而且,黃敘給他們的命令是騎射騷擾,不必靠近廝殺,所以,他們隻用奔跑到黑山軍陣前四五十步的距離放箭即可。
第一隊的仆從軍排列著鬆散的陣型狂奔而來,黑山軍這邊雖然也有弓箭,但是他們手中的弓箭大都是自己製作的木弓,射程隻有可憐的三四十步,連箭矢都不夠。
麵對仆從軍的猛攻,他們能做的就是躲在盾牌下舉著長槍,隻要不露出身體,他們也不會遭到攻擊,而且,不少精明的黑山軍士兵也看出來了,對方也就是射射箭而已,壓根就沒有衝陣的打算。
每隊仆從軍騎射半個時辰,他們隻要從一百五十步加速,然後到了五十步的距離放箭,接著就是返回繼續前麵的動作,所以,忙了一上午的時間,仆從軍雖然忙的累得要死,但是自身卻基本沒有損失,而黑山軍這邊,戰死者微乎其微,倒是有不少人運氣不好中箭,但都被李大目派人抬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