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局勢逆轉1(1 / 2)

趙雲的這七千白袍軍,個個都是經曆過許多大戰的精銳,人人都擅騎射,大部分人都開兩石以上力量的硬弓,而且,在組建這支騎兵的時候,公孫續也特意照顧了這支騎兵,然他們經受了魔鬼般的訓練,這其中,就包括夜戰和偷襲。

這四千人沒有集結成密集的陣型,他們都撒得很開,而後,當敵軍出現在時,他們朝敵軍防守薄弱的兩翼衝去。

可是,等到距離接近五十步的時候,白袍軍將士基本上就不再前行,他們個個都彎弓搭箭瞄準敵軍的火把下麵,但凡是舉著火把的騎兵都遭受了白袍軍的重點照顧。

匈奴騎兵七千餘人,火把不下於五千個,這時候,他們就成了活靶子,雖然也有矯健的匈奴勇士翻身趴在馬背上或是躲在馬肚子下麵,然後趁機反擊。

可是,他們的弓箭的射程有限,根本就不能跟白袍軍將士的弓箭相比,就這麼一交手,匈奴士兵這邊就吃了大虧,再加上這又是黑夜,他們不清楚襲擊他們的兵力是多少,故而很多士兵都有慌亂的跡象。

千夫長和百夫長都在約束部下,這時候千萬不能亂,更不能散開,敵軍情況不明,更應該結陣抵抗,要不然也該列衝鋒陣型朝敵軍所在的方向衝鋒。

可是,白袍軍這邊沒有亮火把,匈奴士兵壓根就摸不清楚白袍軍是什麼狀況,如果說這時候要匈奴士兵列陣衝鋒的話,那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誰知道前方有沒有陷阱,誰知道敵軍是不是布下口袋陣等著他們。

不過,隻要自己這邊壓住陣腳,就不怕敵軍的偷襲,千夫長和百夫長等將官都勒令一部分人下馬列陣,以戰馬為障礙抵擋敵軍的弓箭,並朝敵軍弓箭射來的方向反擊。

可是,白袍軍壓根就不給他們列陣的機會,此刻,趙雲也正在馬上彎弓搭箭,但凡是被他瞄準的對象,就沒有一個能活下去的,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射殺了一名千夫長和八名百夫長了,這份戰績,當真是了得。

不過,趙雲最擅長的可不僅僅是弓箭而已,他身邊已經舉起了五百親兵,這些人大都是他的常山老鄉或是從軍多年的幽州老兵,個個都被趙雲親手調教過,不論是單兵戰鬥力還是集體作戰能力,都厲害得緊。

當年,趙雲率三百親兵打頭陣去襲擊鮮卑大王檀石槐的千軍萬馬,後來雖然受仆從軍拖累沒能衝垮敵軍,可是,趙雲卻照樣在萬軍從中來去自如,甚至將僥幸未戰死的兩百多親兵救出了包圍圈。

而後,趙雲以這兩百多人為基礎,采取一名老兵帶領一名新兵的辦法,將親兵人數擴增到五百人,如此一來,趙雲的親兵的人數得到了擴充,但是戰鬥力卻們沒有下降。

每次大戰,趙雲都會率領親兵衝鋒在最前麵,撤退的時候,趙雲又會率領親兵殿後,但凡是有士兵被圍困,趙雲和他的五百親兵都會毫不猶豫的掉頭殺回去救人。

在北疆軍中,趙雲的親兵也漸漸殺出名氣,將士們不僅僅仰慕他們的戰鬥力和戰功,更加佩服他們的豪情與義氣,大小數十戰後,趙雲的親兵已經成了北疆軍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世人隻知道北疆大將軍公孫續的親兵戰鬥力非凡,其實,除了公孫續的親兵,其他北疆大將的親兵又豈是草包。

黃忠麾下有六百悍勇黃家軍,人人都擅用鳳尾刀,個個都算得上是黃忠的徒弟,黃忠這親兵的戰鬥力,在北疆軍中也是很有名氣。

高順麾下的陷陣營其實有八千人,但是外人隻知道陷陣營滿員五千,其實,另外三千人中,有兩千是預備兵,剩下一千其實就是高順的親兵。

顏良和文醜共有八百幽燕精銳,這些都是他們二人挑選出來的家鄉子弟和沙場老兵,戰鬥力自然是不言而喻。

張飛麾下有五百四十燕雲騎兵,分別由其麾下的燕雲十八騎統帥和訓練,戰鬥時,張飛每戰必親冒箭矢,衝鋒在前,這燕雲十八騎,也都各率三名部下衝鋒在最前。

其餘大將麾下的騎兵也都各有名氣,隻不過,由於他們都還不是成建製的軍隊,所以外人對他們的了解很少,而且,大多時候,外人都將他們的功績歸納到其主將所率領的部隊去了。

比如趙雲的親兵的戰績多半鑄就了白袍軍的威名,張飛的燕雲十八騎為重甲騎兵打響了名號,高順的親兵,為陷陣營的堅不可摧立下了累累戰功。

很多時候,如果外人對這些將領的親兵了解不夠多的話,那一旦與這些人交手,多半會吃虧,而且是吃很大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