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除了草原上的狼嚎聲能將沉睡中的匈奴士兵驚醒之外,別的聲響都不能讓這些疲憊到極點的士兵在意,匈奴大營內燈火通明,為的就是防止敵軍探子潛伏進來,為了保證安全,匈奴營地的防守隻能用相當嚴密來形容。
匈奴營地外,除了幾個不起眼的角落處有點異動之外就再無其他聲響,匈奴營地十裏之內都沒有北疆軍的影子,雖然選鋒軍是驍勇善戰聞名,但正如匈奴單於所說的,他們也需要休息。
一夜相安無事,匈奴營地沒有遭受到襲擊,第二天一早匈奴單於就派出探子打探情況,結果得知十五裏之內沒有敵情,匆匆吃過早飯後,匈奴大軍再次拔營行軍。
三十裏外,一萬多選鋒軍也正在收拾營地,三個校尉正和商議軍情,昨天晚上他們派出探子盯了匈奴營地一夜,現在,匈奴大軍又動身了,他們也隻得跟上。
前天晚上那場混戰,不僅匈奴人被打的大亂,就連北疆軍這邊也亂成一套,公孫續迫於形勢不得不讓選鋒軍連夜出擊,使得選鋒軍打著打著就打散了。
要不是有鐵昆的吸引,這三個校尉還很難聚集在一起,另外三個校尉也在附近二十多裏外,這也是早上才聯係上的,看來,這夜戰,也不是這麼好打的。
高順就穩重得多,除了步兵重甲騎兵,晚上混戰那會他眼根就沒有派出營內的騎兵,再者,當時匈奴的斷後部隊也就五萬人,自己這邊大軍壓上很容易誤傷。
最重要的一點是,步兵就算是打亂了也跑不了多遠,第二天天亮,隻要派出幾支騎兵小隊在附近五十裏範圍內吹響號角就能將打散的步兵全部聚齊。
可這騎兵就不一樣了,驚慌失措的騎兵和被驚嚇了的戰馬,一夜下來指不定跑到去了,選鋒軍就追著鐵昆的部隊一夜迂回跑了五百多裏,現在離大營那邊的直線距離都有兩百裏地,要不是有一人三騎這樣的裝備,選鋒軍現在早就垮了。
此刻,公孫續的騎兵正追蹤著選鋒軍留下的痕跡,他們離選鋒軍這邊已經不足一百多裏了,可是,半路上公孫續這邊卻又意外的發現白袍軍留下的痕跡,沿途還有交戰的痕跡。
看樣子,白袍軍終究還是纏上了那支逃跑的匈奴部隊,而且一路上都緊追不放,公孫續怕白袍軍會吃虧,於是就立馬派張飛率著一萬重甲騎兵循著暗號去支援。
要說公孫續現在率領的這十多萬騎兵隊伍中行軍速度最快的,除了他的虎賁軍之外,恐怕就是張飛的這一萬卸了甲的重甲騎兵了,少了幾百斤的裝備,這戰馬跑起來就輕鬆多了。
西涼高頭大馬的優勢很快就體現出來,沒過兩個時辰,張飛那邊就率軍趕上了白袍軍,最終加入了圍剿左穀蠡王的隊列中。
要說這左穀蠡王的運氣也確實夠背的,好不容易成功撤退卻被白袍軍給盯上了,關鍵是不管怎麼甩都甩不掉,之前,他想趁著自己人多給白袍軍致命一擊,卻不想正巧遇上了公孫續的部隊,結果被圍剿了。
好不容易帶領一萬五千多人殺出重圍,卻不想白袍軍死纏不放,硬是再次追殺了上來。一開始自己是兩萬六千多人被白袍軍七千人追殺,自己反擊,結果丟了一萬人馬,然後自己還有一萬五千多馬,想反擊的時候,白袍軍卻不跟自己硬拚。
要不是急於趕路,左穀蠡王真有一股要跟白袍軍死拚到底的念頭,這白袍軍太難纏了,不論自己是留下部分人馬斷後還是全軍反擊,都不能拿他怎麼樣。
要是讓左穀蠡王知道鐵昆那貨在兩萬選鋒軍的追擊下成功逃脫並且還跟主力部隊彙合了的話,恐怕左穀蠡王都要氣吐血吧。
要說白袍軍的戰術其實也簡單,無非就是遠遠跟著,時不時趁匈奴部隊鬆懈的時候就上來捅一刀,就這樣,左穀蠡王這邊一萬五千人都鬧的人心惶惶。
兩軍展開過騎射,左穀蠡王的兵力不能分開,否則就容易被擊散,結果可想而知,白袍軍是追著他們打,左穀蠡王這邊就吃了大虧,再加上一路上沒少戰鬥,左穀蠡王這邊部隊的箭矢用的也差不多了,哪比得上白袍軍儲備的多。
沒有足夠的箭矢,左穀蠡王就值得跑,可是白袍軍的速度不必他們慢,一旦被白袍軍抓住機會,就成了被追著打了。
於是,左穀蠡王想反擊,雖然這冒著很大的危險,可是,趙雲卻指揮白袍軍分作三隊四散逃開,左穀蠡王又不敢分兵,隻得又急忙召集兵馬繼續趕路,可沒走多久,白袍軍又像鬼魅一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