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中有萬般不願,可是右賢王沒有一點反駁的餘地。既然被留下斷後,那就得有點斷後的樣子,自己手上好歹還有六萬人馬,而且牛羊也有五十萬頭,如果運用得好,說不定還能有一線生機。
匈奴單於調撥來的那一萬人馬根本就是不堪一用的,或許這是匈奴單於那邊最後的老弱病殘吧,這一萬人馬中傷員就占了六千多,看來,他們是怕這些傷員滯緩了他們的行軍速度,因此才將這些包袱丟給自己。
到了現在這個境地,右賢王也隻得認命了,如果北疆軍在這個時候大舉殺來的話,自己能做的,也就是率軍抵抗。
此刻,營外的一萬七千選鋒軍已經盯住了右賢王的這座營地,要是這營地內有點異常的話,他們會立馬向數十裏外的公孫續大軍彙報。
公孫續這邊緊追慢趕,在昨天的時候終於將距離縮短到六十多裏,隻要再追蹤兩天,公孫續覺得肯定能趕上匈奴主力部隊。
可是,今天天亮行軍一個多時辰後就接到了選鋒軍的情報,當得知匈奴大軍再次分兵後,公孫續立馬明白這是匈奴單於想來個棄車保帥,如此一來,這杯留下的人馬不僅會阻滯自己這邊的追擊速度,甚至,匈奴剩下的人馬的行軍速度肯定是提升不少。
被留下來斷後的多半就是被拋棄的,不管人馬有多少,肯定是傷殘或是老弱,亦或是跟匈奴單於不是一條心。公孫續明白其中的關鍵後就下令大軍立馬繞道前行。
可是,按照目前這樣的速度追擊的話,恐怕沒有個六七天是追不上匈奴主力部隊了,不得已情況之下,公孫續決定分兵追擊。
阻滯匈奴大軍行軍速度的除了軍中的傷殘和老弱外,更多的還是因為有那一百多萬牛羊馬匹,而阻滯公孫續的行軍速度的,乃是這些騎兵新兵。
除去六萬北疆精銳騎兵和自己的虎賁軍以外,其餘騎兵都是生手,很多人就是騎著戰馬而已,按照這種速度,想追上匈奴主力,確實很難。
在與部下們商議一番後,公孫續留下黃忠統帥兩萬新軍騎兵和兩萬黑山騎兵以及其他人馬,公孫續則親率虎賁軍及六萬精銳騎兵,除去兵器幹糧之外,其餘物資全被拋棄,而且,為了保證戰鬥力,公孫續讓這些人都帶足了箭矢和投槍。
將近七萬人丟開物資和其餘部隊後,公孫續這邊的行軍速度也提升不少,他選擇的是避開匈奴留下的營地,雖然這樣做要多跑兩百多裏路,但對騎兵來說並不算什麼,公孫續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追上匈奴主力,然後拖住他們。
這邊的一萬七千選鋒軍依舊在盯著敵軍大營,早在兩個時辰前他們就向公孫續傳達了這邊的情況,此刻,他們正等著自己這邊的主力人馬過來圍剿這部匈奴軍隊。
可是,等到正午的時候,剩下的五名選鋒軍校尉接到的消息是繼續追蹤敵軍主力,對於這支被留下來的匈奴部隊,隻要派少數人馬盯住就行。
五名校尉立馬明白自己主公的意思,他們也不再在這部分人馬上耽擱,在留下一千人盯住大營後,剩下人馬都朝前追擊。
黃忠這邊統帥了將近五萬大軍,公孫續繞道追擊去了,可是他卻不能,雖然這部分被留下來的匈奴軍隊是用來斷後的,但難保他不會對已經去追趕的友軍部隊發動襲擊。
行軍半天後,黃忠領兵駐紮在匈奴營地外,而且,為了威懾敵軍,黃忠讓將士們都大張旗鼓,做出有七八萬大軍的樣子。
右賢王不敢出擊,北疆軍的野戰能力他是知道的,現今,北疆軍人數在自己之上,而自己這邊又有不少老多病殘,若是強行出擊,多半會被打的打敗而回。
為了能更好的執行斷後的任務,右賢王下令嚴守營寨,加固防守,不讓敵軍有一點機會。
晚上,黃忠派三萬人馬偷偷潛出營地,看這右賢王的架勢多半是不會出兵,黃忠覺得公孫續的做法是對的,於是,他派兩萬人馬快馬加鞭去支援公孫續,而剩下的一萬人馬,則連夜退到十裏以外,第二天一早,這一萬人馬又大張旗鼓做出有三萬大軍的架勢開往黃忠的營地。
這麼一來,右賢王就更加不敢出擊,兩天之內,北疆軍這邊就到齊了將近十萬大軍,右賢王覺得這不是自己能夠抵擋的。
一百多裏外,高順正指揮七萬精銳步兵朝這邊追擊,他將鎮守大營的任務交給了戲誌才,營內還有步兵不下於十萬,足夠應對一切以外情況。至於賈文和這老狐狸,則被高順帶在軍中一起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