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用兩天多時間就將俘虜軍收拾的服服帖帖,這下子徐晃指揮起來也順手得多了,之前軍中的刺頭和那些喜歡拉幫結派的異類大半被清楚,幾百顆人頭還掛在軍旗上,這就是刺裸裸的威懾。
剩下的那些有歪心思的都是沒有膽氣的,不然以公孫續的性格也不可能會留著他們,再者,公孫續的本意可不是要讓這些人死在自己的戰刀之下,接下來免不了會有打仗,北疆軍雖然足夠應付,但是公孫續的本意卻是想讓俘虜軍去跟那些人死磕。
如此一來,俘虜軍現在共有八千人,個個都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亡命之徒,當然,他們中有將近一般人是有家屬的,而他們的家屬,正處於北疆軍的保護之中。
除去這八千俘虜軍之外,另外還有六千多青壯俘虜,為防止這些人會惹事,公孫續將他們另立一營看管,三千北疆軍騎兵時刻盯著這六千人,這也是公孫續太小題大做了,一般情況下,一千人就足夠看管這些俘虜了。
這六千俘虜到現在還沒有被編為俘虜軍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凶狠,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聽話,而是因為公孫續暫時還不想讓俘虜的人數太多。
按照他的本意,再加上徐晃的能力,俘虜軍暫時不能超過一萬,而且接下來被編入俘虜軍的必須是帶有家屬的青壯,至於那些無牽無掛的亡命之徒,直接編入徐晃統帥的隊伍中。
八千俘虜軍,徐晃直接統帥了將近一半人,這四千多人大都是前些天在與匈奴軍大戰後抓到的俘虜,這些人中,兩千多人的家屬大多都在河套那邊,剩下的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亡命之徒。
他們跟其他俘虜軍不同,其他俘虜軍的家屬此刻就在大營內,如果其他俘虜軍中有誰不聽話或是有歪心思,他們的家屬可能就會出意外。
而直接受徐晃統帥的這些人已經將家屬的情況如實彙報出來,徐晃也派人做了詳細統計,並且將結果送往公孫續審閱,公孫續再加了一道命令後就轉送到徐庶那邊去了。
隻要這些人在這邊表現的好,他們的家屬就能過上安穩日子,不愁吃不愁穿,可是,如果有讓公孫續不高興的事情發生的話,他們就算是僥幸逃過了北疆軍的追殺,從此之後他們也將成為孤家寡人。
這不能怪公孫續心狠手辣,要想威懾草原其他有野心的部落,就必須以雷霆手段震住手下這些俘虜軍。此刻,俘虜軍就算不願意聽話也不行,且不說他們的利益有沒有跟北疆軍掛鉤,單單是他們的家屬受北疆軍保護這一條來說,他們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第三天,在鮮卑會盟的盟軍選出盟主並增派兵馬的時候,公孫續已經率軍擊破了第三個不聽話的部落,依舊是選鋒軍派出少數人馬夜襲,當對手的陣型和營地徹底亂了的時候也差不
多快天亮了,八千俘虜軍按照老規矩全部撲上戰場,北疆軍則退出戰場守在外圍等候戰事結束。
可以說,這接連三戰,公孫續除了動用三千選鋒軍進行夜襲和騷擾以外,北疆軍其他部下他都沒有調用,俘虜軍不是吃白飯的,公孫續這也沒有白飯給他們吃。
當戰事結束時,公孫續依舊下令就地紮營,三天內連闖三個部落營地,想必這個消息足夠讓那些有別的想法的部落震撼了,如果接下來那些部落還在觀望或者想打馬虎眼的話,公孫續也就隻能采取亡族滅種的手段了。
當俘虜清掃完戰場後,公孫續依舊將戰果進行分配,將近七層左右的好東西全被公孫續留下,其餘的都是俘虜軍的,不少俘虜軍將領不滿於現狀,怎麼說也是他們出了大力氣才將這座營地拿下,可是分到他們手上的東西,卻是最差的。
不過,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直接去找公孫續,他們還沒有權力接近公孫續的營帳,在沒有公孫續命令的情況下靠近帥帳一百步的俘虜軍將會遭到虎賁軍的擊殺,這種例子,已經發生過幾次。
沒有誰會給那些冤死鬼解釋和安慰,也沒有誰會去為這些冤死鬼討回什麼公道,在這座營地中,公孫續沒有許諾俘虜軍擁有公道的權力,所謂的公道,就是公孫續嘴裏的一句話而已。
這些俘虜軍將官再次來到徐晃的營帳,此刻,徐晃也正在收編俘虜準備將俘虜軍擴充至一萬,他受他親率的人馬將會擴充至五千,他正在大帳中叮囑那些信得過的俘虜軍將官看管好自己的部下,不然,徐晃保證率軍將他們的部下殺光。
這些將官不同於另外五千俘虜軍將官,這些人都是從北疆軍和徐晃的親兵中挑選出來的北疆軍基層將官,讓他們來充當徐晃這邊五千俘虜軍的軍官室最合適不過,這也是徐晃能夠完全掌控部下五千俘虜軍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