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正率領北疆軍人馬押送所有俘虜和後勤物資在二十裏外就停了下來,此刻,徐晃已經指揮部隊和敵軍前鋒交手了,敵軍大隊人馬也在戰場二十多裏之外,雙方主力暫時都沒有動
手,似乎前鋒的戰鬥隻是個前奏而已。
對於俘虜軍與敵軍的戰鬥,公孫續沒有流量出半點關心的意思,他既沒有派出大量援軍去支援徐晃,也沒有想過親自指揮這場戰事,此刻,他關心的是建立大營,防守大營。
不過,為了防止意外,公孫續還是讓公孫源會同另外一名選鋒軍校尉率領三千選鋒軍去觀戰,若是事不可為,則沒有必要硬拚,就算這是俘虜軍,公孫續暫時也不想做無謂的消耗。
前方戰場上,徐晃已經派出三千騎兵與敵軍交手,鮮卑盟軍的前鋒是由幾個部落首領各自抽調點兵馬組成的,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陣營,三個陣營的兵馬都相差不大。
目前在戰場上廝殺的乃是三個陣營中的一個,三千多騎兵和徐晃這邊的三千人馬正在激戰。
雙方人馬同樣是草原勇士,或許,他們都有相同的祖先,自出生以來,他們也是過著相同的遊牧生活,可如今,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不得不在這邊生養他們的草原上相互搏殺。
對於俘虜軍,公孫續沒有刻意的去裝備他們,這些俘虜軍手中的兵器和身上的戰甲都是這幾天繳獲來的,至於北疆軍的製式裝備,公孫續這邊也留存不多,他隻撥一千套給徐晃,徐
晃留下了五百套暫時裝備了自己身邊的俘虜軍,其餘五百套給了五個校尉。
至於黑狗這邊的俘虜軍,當然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裝備才這麼點,就算是排隊也輪不到他們,好在黑狗這邊五千人對繳獲來的兵器盔甲都愛不釋手,公孫續可是讓他們在所有繳獲
的裝備中自行挑選出來的。
能夠穿戴皮甲,挎著角弓,甚至還能攜帶二三十根箭矢,這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至於馬叉,破舊的環首刀,還有其他草原最常見的兵器,公孫續也都給了不少。
如此一來,這些俘虜軍在草原部隊中也算得上是裝備精良了,至少跟敵軍相比他們還能多出一張弓和十多跟箭矢,至少自己還有備用兵器。
雙方將士也都奮力廝殺,一方是想借第一戰打響名號,鼓舞士氣,一方是要借助第一戰謀求生路,為家人贏得活下去的資本。
鮮卑軍騎兵也算得上不錯,比較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騎兵,能後活下來的漢子都是見慣了生死看多了流血場麵的,不過,俘虜軍這邊比他們隻強不弱。
俘虜軍麵對過北疆軍的凶悍和暴虐,經曆過幾次生死,而且,他們的家人都要靠著他們的戰功才能活下去,如果他們失敗了,死的可不僅僅是他們自己。
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這是公孫續交代給徐晃的一句話,徐晃也正是這麼做的,俘虜軍沒有退路,隻有前進才有生的希望,所以,他們除了死戰之外,再無別的選擇。
就目前的戰況來看,俘虜軍這邊還是占據優勢的,相比於鮮卑盟軍,俘虜軍將士是真正的在玩命,徐晃率領七千人馬在一旁觀戰,遠處有三千選鋒軍騎兵盯著戰場。
雙方人馬交手了將近半個時辰也沒有分出身負,鮮卑盟軍這邊損失了將近六百多人馬,相比之下,俘虜軍的損失不足敵軍一半,鮮卑軍主將眼見眼前的局勢有點焦灼,他立馬再增派一
千人馬上前。
同時,他也意識到想要擊敗敵軍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敵軍有兩路人馬盯著戰場,自己這邊很吃虧,他立馬派出傳令兵去向盟主請求援兵,要想打出士氣,這第一戰還真就必須贏。
徐晃依舊沉著應對戰局,敵軍一千生力軍加入戰圈也不過是堪堪扳回局勢而已,雙方人馬再次戰平,使得戰局變得更加焦灼,原本,徐晃可以趁這個機會再增兵攻破敵軍,但是,他沒
有這樣做。
首戰確實很重要,但是相比較於整個戰局來說,首戰也就是個開幕式而已,徐晃也很關心此戰能不能打贏,但他更關心這一戰能不能將敵軍的底細摸清楚。
敵軍人數是自己這邊的兩倍左右,就算僥幸贏了這一場也無法左右整個戰局,徐晃的任務可不僅僅是擊敗敵軍前鋒這麼簡單,他得等,等到鮮卑軍露出底細,露出馬腳。
對於正在戰場上廝殺的雙方士兵來說,這是一個漫長且又難熬的過程,他們之中不管是誰,隨時都有戰死的可能,但是,他們的主將不會在意他們這邊損失了多少,除非進入戰略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