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此刻正在忙著處理五原那邊送來的信件,戰事進行了這麼久,之前倉促準備的物資也都被消耗了不下於七成,若是戰事還不停止,北疆軍的後勤就快要垮了。
雖然得知公孫續這邊繳獲了不少物資,可這些東西暫時都還停留在草原上,五原和並州那邊都沒有見到實物,那邊也不放心。
公孫續接到這些信件後也是苦笑,其實,之前存儲在五原的物資並沒有全部被消耗掉,這段時間以來,北疆軍將士大多都是以戰養戰,除去箭矢,盔甲,投槍等兵器盔甲類消耗的有點多以外,其餘的糧草到不怎麼多。
另外,中原那些跟公孫續有過交易訂單的諸侯現在都將物資運到了並州那邊,但是他們也有三個多月沒有接到公孫續的消息,他們也怕公孫續打不贏。
得知這些後,公孫續立馬下令讓張飛和徐庶從所有繳獲的物資中挑選出羊皮三十萬張,牛皮二十萬張,戰馬五萬匹,牛羊十萬頭,挑選好這些物資後就派兵護送到五原去。
這些東西,足夠應付那些地方勢力跟公孫續交易訂單上麵的要求了,由於事情辦的比較倉促,公孫續暫時也隻打算運這麼點回去,他心裏也清楚得很,這次大勝,他所繳獲的牛羊將會達到數百萬頭,戰馬也不會少,至於具體會是多少他自己現在也說不準。
但是他不能一下子就把這些好東西都拿回去,他總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現在,牛羊馬匹在中原那邊的價格還都比較高,要是公孫續一下子就運回去太多的話,恐怕這價錢就會下降的厲害。
得了好處自己心裏知道就行,公孫續隻想做那種悶聲發財,關起門來數錢的人。至於那些被他陰了一把的地方諸侯,他可就不管了,愛買不買。
黃忠這邊率軍深入草原後接連遇到了幾個部落,這些部落遷徙這麼遠,自然是不會歸順北疆軍的,而且,他們對北疆軍都抱有深深的敵意。當看到黃忠這邊打出北疆軍旗號的時候,一些部落壓根就不予理睬。
遭到這樣的待遇後,黃忠心裏可就不舒服了,這擺明了是不給北疆軍麵子,這些部落多半是沒有見識過北疆軍的厲害,不然不會這麼猖狂。
黃忠的怒火自然是被那些首領看在眼中,這些人正都焦急自己拿出那麼多家底後該怎麼辦,這時竟然遇到這些不識相的部落,他們立馬就建議黃忠將這些部落給鏟平。
可是黃忠是這麼好忽悠的嗎?他怎麼可能會讓這些首領把他當槍使,不過,若是這些首領願意率兵去攻打這些部落的話,黃忠倒是挺樂意的。
可是這些天他們遇到的部落一般都有一兩萬的兵力,僅僅靠這些首領和五千士兵恐怕是拿不下來的,可是,黃忠給了他們一個建議,大家兵分兩路,他們以部落首領的身份到那些部落去做客,而後選定時機裏應外合一起擊破這些部落的營地。
這建議一給出來,這些首領可都是樂壞了,他們可不管這種做法算不算得上是卑鄙,他們現在要的就是減輕自己的負擔,反正就算到達自己的營地後也還是要出兵去搶劫別的部落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現在就搶。
再者,有黃忠領七千精銳北疆軍騎兵為他們壓陣,做他們的後盾,他們還有什麼好害怕的,日後有人說起來的話,他們就把所有責任都退推到北疆軍身上去,到時候就看誰有膽來跟北疆軍說理。
最重要的是,他們現在跟黃忠這邊聯手,哪怕黃忠不動手,別人看到的都會是他們與北疆軍合作的景象,隻要他們不說破,其他部落肯定都會認為這是北疆軍已經在明麵上支持他們了。
有了這樣名義上的靠山後,以後做起事情來也就方便多,看誰還有那個膽敢在他們虛弱的時候來招惹他們。
黃忠自然也是明白這些人心中的想法的,但這些對他來說都不要緊,反正都是相互利用,再說了,水利用誰還說不定呢?這次北伐匈奴,說什麼也得掙點外快回去,不然怎麼把自己一直想說而又不敢說的那件事跟自己主公提起呢?
雙方有了默契後當真就是一拍即合,這下子,那些不識相的部落就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