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董魔歸西2(1 / 2)

兩人秘密商議一番後,王允才算是明白呂布心中對董卓已經是失望之至,於是,王允叮囑呂布嚴守秘密,到時候依計行事。同時,為了防止出意外,王允請來仆射士孫瑞和司隸校尉黃琬商議事情。

仆射士孫瑞和司隸校尉黃琬也算是朝廷中數得上的對大漢朝忠心耿耿的忠臣了,當初公孫續安排典韋與張頜潛伏在洛陽的時候,張頜就秘密聯係過這些人,可是由於政見不同,這些人都沒有跟張頜他們走到一起去。

典韋他們最後帶走的都是忠於劉辯的那些大臣,至於那些留下來的人中,大多數是忠於劉協的。當時劉協才是皇帝,他們雖然也明白那是董卓擅自扶持上去的,可是他們還是願意支持劉協,在一定程度上,當初他們也算是默認了董卓的行為

這兩人與王允早就有秘密協議,一般情況下都由王允出麵秘密聯係忠臣義士,而他們則暗中積蓄力量,發展勢力,到現在為止,他們手上掌握的軍隊數量也有五千之數,若是再加上他們的家兵,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當得知天下第一武將呂布已經站在他們這邊之後,這兩人已經明白動手的時機就要到了,不然王允是不會在這個時候將他們邀請過來了。

四人相互行禮過後就立即坐下商議該怎麼辦,好在王允早就有了計劃,他提出假稱皇上宣召董卓入朝議事,到郿塢騙來董卓,在朝門埋伏甲兵刺殺他。

對於這個計劃,其他三人也說不出反對的地方,但關鍵是,如何才能將董卓引出來呢?關鍵是派誰去才合適,才能不會引起董卓的懷疑。

王允問派誰去好,士孫瑞清清嗓子回道:“李肅有功久未升遷,心懷怨恨,他又是董卓的親信,讓他去董卓必不生疑。而且我近些日子也有接觸他,他現在可以為我們所用,隻要我們對他許下重利就行。”

呂布聽說是李肅,他眉頭緊鎖,而後說道:“當年殺丁建陽是他說我,此人乃是見利忘義的小人,若是他臨時背棄我們的話,我們就沒有出手的機會了。”

王允點點頭回道:“不錯,此人確實是見利忘義的小人,這也是我們能夠收買他的關鍵,奉先,我知道你看不起這種人,但是現在這時候,我們要聯絡所有可能聯絡的人,現在是沒有時間管他們的品行了。”

王允這句話也是心裏話,總的來說,他們目前的勢力還是太弱小了,若是又不敢去聯絡李肅這種人,那他們也就沒機會出手了。

“也罷,我對他總算是熟悉些,他敢不去,我就先殺了他。”呂布冷笑道:“哼哼,我們也可以用他的頭顱來換取董卓的信任。”

“對,不能為我所用,就絕對不能留。”王允讚同道:“若是李肅不同意,那就必須將他擊殺而且還要告訴董卓說李肅要謀反,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破壞了我們的計劃。”

商議好這些後,呂布三人就各自回去,現在剩下的事情都還得靠王允來牽針引線,而他們,此時還不宜暴露,不然要是引起董卓的懷疑的話,那絕對是前功盡棄了。

回到府上後,呂布安撫好家人,他現在已經是被逼的沒路走了,若不是董卓一再逼迫於他,他也不會走上這條路。今夜他冒著生命危險試探王允,可自己有何嚐不是被王允給試探了,不管怎麼說,呂布都明白,自己是沒有退路了。

第二天,呂布照常去軍營訓練將士,不過,等到正午的時候,呂布以保護家人為借口將心腹親兵都調走了,同時,為了保證軍隊暫時不會出事,呂布秘密命令張遼,曹性等人要控製住部下。

鑒於這樣的事情不宜讓太多人知道,呂布也就隻是告訴了信得過的幾個部下,張遼和曹性都是呂布可以推心置腹的生死兄弟,呂布也就沒有瞞著他們。當得知呂布已經打算誅殺董卓的時候,張遼和曹性都沒有反對。

曹性本來就是呂布的絕對支持者,呂布說什麼他就做什麼。而張遼現在已經看清了董卓的所作所為,他有自己的想法,董卓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跟著這樣的人,不僅沒有前途,而且還會遭受天下人的唾罵,張遼早就厭倦了目前的生活。

在得到兩人的支持後,呂布就命令曹性去聯係被分走的並州軍老部下,而張遼則要控製好現在屬於呂布的所有兵力,到時候搞不好就得需要大軍救援,呂布不得不早做準備。

就在呂布已經來軍營中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的時候,另外一邊,整件事情的謀劃者王允也開始對李肅下手了。

王允就派人請來李肅,先是對李肅許下高官厚利,而後又拿出劉協的名號勸說李肅,李肅對王允的許諾很是動心,於是就表示願意效命,王允沒有直接說出還有還些人是一夥的,他隻是說出計策。李肅折箭為誓,表示堅決除去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