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李儒在華雄的帶領下走進公孫續的大帳。李儒恭敬的走上前行禮道:“罪人李儒,見過大將軍。”
說完,李儒就磕頭致敬。華雄跪在一旁沒有說話,賈詡站在公孫續身邊。公孫續則是坐在鋪墊上盯著李儒。
一切似乎與幾年前那一幕有點相似,當時公孫續率領兩萬人馬揚言要攻打洛陽救出皇帝,同時昭告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那時候西涼軍何其強大,董卓又正當壯年。公孫續率領的北疆軍還不是很強大。但在那種情況下公孫續仍然將董卓封鎖在洛陽城內。
最後董卓不得不選擇與公孫續和談,雙方達成協議。各自取得自己好處後就沒有動手。洛陽免去戰火之災,董卓也騰出時間去解決洛陽城內的敵對勢力。
當時董卓就是派出李儒去跟公孫續談判的,那一次,李儒也算是經曆了場生死。公孫續是個難纏的對手,郭嘉更是個相當聰明的謀士,就算是李儒,也是被他們算計了進去。
這一次,又是李儒前來拜見公孫續,不同的是這次陪在公孫續身邊的是賈詡,而帳中也多了一個華雄。
公孫續沒有回答李儒,也並沒有叫李儒起身,李儒很識趣的跪在地上沒有動彈。大帳內的幾人都沒有說話,氣氛略顯尷尬。
華雄有點受不了這種氣氛,他幾次抬頭看了看公孫續,卻發現公孫續隻是冷冷盯著李儒,那眼神,說不上恐怖,也說不上友善,華雄隻覺得自己看不出自己主公那雙眼睛中到底蘊含了什麼意思。
賈詡則是那副一臉冷漠的神情,似乎眼前的事情與自己沒有半點關係。華雄這時候覺得賈詡真有點欠揍。
明明是他把人給引薦到這的,現在卻裝的跟沒事人一樣。有時候華雄是真好奇賈詡是怎麼做到這點的,怎麼什麼事情都好像跟他沒有關係一樣呢?
良久,公孫續終於開口說道:“文優先生,別來無恙乎?”
李儒這才抬起頭看著公孫續,而後突然笑道:“將軍越來越幽默了,我現在都這般模樣了,難道將軍還看不出來嗎?”
“嗬嗬,先生是獲得了新生,我覺得這樣對先生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好。”公孫續回道:“以先生的才能,更該有跟好的舞台,跟了董卓反而是耽誤了自己。”
“哎,談不上耽誤不耽誤,這是我李儒的命。”李儒說道:“命中注定讓我遇到太師,我自該好好輔佐他,奈何他最終沒能聽我良言。
這是太師的命,也是我的命。我李儒命中注定是此結局,嗬嗬,李儒愚鈍,當年遇到將軍的時候還以為將軍隻是一頑皮少年,卻不想這些過去,將軍已經有了如此成就。”
“嗬嗬,這事情吧,怎麼說呢?或許在你看來這是命,在我看來吧,這就是因果。”公孫續搖搖頭笑道:“董卓進洛陽是因,遷都長安就是果。
而後荒淫無度是因,到頭來身首異處就是果。這一切都是董卓咎由自取啊,倒是你,董卓的首席軍師,西涼軍的頭號智者,你不應該淪落如此地步才是。
若是你肯出麵振臂一呼,董卓的舊部肯定是大半都願意跟著你啊,那牛輔不過是校尉之才,卻能統軍十餘萬,先生有陳平之謀,卻無半點兵權,這不是很搞笑嗎?
先生為何不趁西涼軍打亂的時候出麵呢?以先生隻能未免不能力挽狂瀾,就算那些西涼軍將領貪圖權力,可他們對先生也該是恭敬有加才是啊。
先生放著好好的榮華富貴不去享受,卻來草原當以牧民,這豈不是太虧了。再說先生現在還年輕,不該如此頹廢啊。”
“哈哈哈哈哈,公孫將軍果然是個幽默人啊。”李儒大笑道:“敢問將軍,西涼軍現在可還有雄主之才?”
“董卓都淪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其他人又能算什麼人才。”公孫續回道:“放眼天下,稱得上雄主之才的也不過寥寥幾人,隻是現在的西涼軍中,確實沒有一人。”
“這不就是了,有太師在,才有我輔佐西涼軍的可能,沒有太師,我李儒也該離開西涼軍。”李儒看著公孫續說道:“至於說到掌管西涼軍,嗬嗬,我李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也就是個謀士的命,根本就沒有統帥西涼軍去爭霸天下的福分。若是西涼軍中有將軍您這樣的明主,我倒是願意誓死效忠啊。”
“嗬嗬,先生現在都變直爽了。”公孫續看了賈詡一眼後繼續說道:“先生請坐吧,進了我的大帳就是我的客人,我豈能怠慢先生。
想想當年,我與董卓也還合作過幾次,其中也不缺先生的功勞。今日故人相見,本該開懷暢飲的,奈何俗事太多,續隻能與先生小飲幾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