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率領大軍圍困渤海數日,城內守軍不敢出戰,公孫續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攻打城池,故而就下令大軍盯住各個城門。渤海這邊的事情定下來之後,公孫續又立馬派張飛率大軍兩萬去攻打巨鹿。
反正冀州這邊現在就剩下這麼幾個城池,公孫續隻要耐心的等待就能全盤拿下,至於袁紹現在會不會反攻,公孫續已經不在乎。袁紹放棄冀州的勢力轉而去攻打青州,這或許是戰略轉移的需要,但同時,袁紹也放棄了自己在冀州多年的經營。
對於袁紹的這種行為,公孫續自然也很詫異,郭嘉一時之間也說不上原因,他們也隻能靜觀其變,反正袁紹肯定不會這麼輕易放棄冀州的領地,所以,公孫續斷定袁紹會率軍反攻。
這也是公孫續留著渤海不攻打的原因所在,若是他呀拿下渤海的話,隻要調遣大批攻城器械和步軍前來即可,以兩三萬人的代價拿下渤海應該不難,可這樣以來也就意味著將袁紹徹底趕往青州。
公孫續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接管冀州的領土,畢竟這涉及到要與當地的世家大族打交道,也涉及到安頓流民,抵禦外敵等等很多事情。
以前,公孫續隻與袁=袁紹領地毗鄰,若是拿下冀州的話,公孫續就與袁紹,曹操,呂布,劉備,甚至袁術都是鄰居,如此一來他要麵對的可是大批對手,這與公孫續的初衷不符。
有袁紹在,公孫續就有了個緩衝地帶,也就不必去與其他諸侯勾心鬥角。這對北疆的發展有很大好處,至少公孫續可以騰出大量的人力財力先搞好生產。
“袁紹不可能就這點實力。”公孫續在帳內與眾將商議軍情他,看著地圖說道:“通過這段時間與敵軍交手,你們應該也發現了一些蹊蹺的地方。
袁紹軍並不精銳,且不擅野戰,很多軍士都是當地人,故而守城的時候格外賣力。還有,那些守城軍士對我軍很是仇視,我詢問過不少人,他們都說有人宣傳我軍進城後會放縱士兵劫掠。
這必定都是袁紹的把戲,他是想激起我軍與當地守軍的仇恨,然後用當地守軍拖住我們。以我對袁紹的了解,他手上至少有七萬精銳部隊,也算得上是精銳老兵,其中騎兵恐怕有一萬五千人。
可是,到目前為止,我軍都沒有遇上這樣的軍隊,這隻能說明一件事情,袁紹帶走了全部精銳去青州,留下來的部隊都是新兵,他這是想把我軍的戰爭潛力給耗光。”
“主公所言甚是。”郭嘉分析道:“我派人去打聽過,降軍士兵大部分都是近一年招募的,他們接受訓練的時間也不長,這也是他們隻守城不出戰的主要原因。
郭援,馮禮等都是當地人,隻有這渤海城內的高幹除外,他是袁紹的外甥,算是袁紹的親信。依我看,袁紹就算是丟了冀州也沒有多大損失。
他在青州能很快招募這麼多軍隊,同時,他收編青州軍隊之後,手上精銳可能會達到十萬之多,這很恐怖,因為袁紹隻需要用十萬人去防守青州的話,他就可以騰出更多的人手來攻打敵軍,這其中就包括我們。
眾所周知,青州幾乎是三麵環海,這對袁紹的防禦有極大的好處,除非我軍動用海軍,否則要攻打青州的話將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畢竟我們不能從兗州或是徐州借道。
但袁紹不同,他不僅可以從樂安、樂陵等地北上,還可以穿過兗州攻打冀州,曹操到現在都還沒有出兵援助我軍的打算,這隻能說明他和袁紹之間已經是有了協議。
這些諸侯都在看戲,他們在等待時機,我猜袁紹是拿出了相當有誘惑力的禮物才讓他們這麼做的。呂布雖然派軍參戰,但從一開始的兩三千騎兵的數量上就能看出他的誠意不夠。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袁紹這段時間必定忙著與呂布交涉,無非是要呂布罷手不參與這件事情。到頭來,我軍即使拿下冀州恐怕也會很吃力,同時還得防禦這麼多敵人,這不是件好事啊。”
“報、、、、、、”一名親兵走進來跪下說道:“主公,急報。”
公孫續接過一看之後眉頭皺了兩下,他冷哼一聲之後就將第一份情報遞給了郭嘉他們。
郭嘉看了之後冷笑道:“真是巧了,呂布退兵了,哼哼,果然是靠不住啊,袁紹已經把他給收買了。”
“這裏還有更有意思的。”公孫續將第二封情報遞過去說道:“長安那邊出兵了,兩萬騎兵朝著並州殺來,估計是想圍魏救趙,這西涼軍的戰鬥力應該沒減弱,但破壞力必定是增強了。
他們所過之處必定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能讓他們進入並州,來人,傳令,讓張飛率領本部兩萬騎兵火速趕往河東截住這兩萬西涼亂軍,同時下令正方那邊關注這件事情,讓他從胡羌雜居草那邊想想辦法,把華雄給調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