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追尋途中1(1 / 2)

一番惡戰,公孫續在山坡上鎮定指揮,山下三千多虎賁軍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攻擊敵軍陣型,有的負責在敵軍陣型鬆散的時候采用騎射進行騷擾和殺傷。

匈奴騎兵原本也是少有的精銳,但再精銳的士兵也需要有合適的統帥指揮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三個匈奴千伏長原本也勉勉強強能指揮三千匈奴騎兵作戰,可惜他們命不好全都做了刀下亡魂。

剩下的匈奴軍中官職最高的也不過是百夫長級別的人物,要他們指揮全部人馬確實是為難了他們,再說,他們本就相互不歸誰統屬,就算有誰才能出眾出麵指揮,其餘人一時之間能不能聽從命令都還是個問題。

況且,山坡上的公孫續可不是吃素的,他可不僅僅是在指揮作戰而已,其手中滑輪弓可從來就沒停過,再加上他身邊還有二三十名擅射虎賁軍,這時候哪個匈奴騎兵表現的出眾,那絕對會被狙殺。

這倒不是公孫續的箭矢到了讓敵人無法躲避的地步,關鍵是公孫續除了射術精湛之外,其餘二三十名騎兵的箭矢都會跟著公孫續的箭矢飛行,公孫續的箭矢會帶著幾十根箭矢射向同一個方向,匈奴騎兵之中,有誰能抵擋這樣的攻擊。

兩軍混戰,最需要的乃是士兵之間的相互配合,虎賁軍在這一點上明顯占據著優勢,匈奴騎兵越打越亂,縱使他們的單兵格鬥能力發揮到了十分的水平,可虎賁軍的單兵格鬥能絕對不弱於他們,再加上虎賁軍之間的相互配合,有的負責進攻,有的負責防禦,匈奴騎兵哪裏招架得住。

半個時辰不到,山下的匈奴騎兵隻剩下五百殘兵敗將,而虎賁軍依舊有三千人左右,單兵戰鬥力並不是沙場取勝的唯一關鍵,陣法配合,士兵之間的默契比單兵格鬥能力更為重要,任你再厲害的武林高手上了戰場也不過是慘死的下場,軍陣的威力,就在於此。

最後的五百匈奴騎兵倒也頑強,他們絕不投降,哪怕明知是死,他們也要堅持到最後一人。不得不說,這樣的士兵才是真正的草原勇士,但公孫續並不會因為他們的勇武和凶悍而手下留情,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匈奴軍的強悍,隻會激起公孫續的殺意。

困獸之鬥,何其凶悍。可惜,匈奴騎兵麵對的是虎賁軍,他們臨死前的反撲沒能打亂虎賁軍的進攻節奏,沒有哪一名虎賁軍因為眼看就要勝利而私自上前拚殺或者搶奪戰功。

熟練的配合,嚴密的陣型,以眾對寡的打法,使得匈奴騎兵的反撲是那麼的蒼白無力,他們就算想拉一名虎賁軍墊背都不可能,因為就算他們拚著被殺的危險朝前扔出兵器的時候,總會有虎賁軍士兵伸出長槍或是盾牌將兵器擊落,然後對麵那些負責進攻的虎賁軍隻會顧著揮舞兵器將他們斬殺,甚至,最前方的虎賁軍就算已經被兵器傷到,他手上的動作和手中兵器的方向都不會改變半分。

一個個匈奴騎兵狂嘯著,怒吼著,他們不甘心,他們不想死。曾幾何時,他們是草原上最強悍的一支騎兵,他們是草原遊牧部落的戰鬥英雄。在戰場上,他們與多少敵軍對陣過,可以說,這些匈奴騎兵每一人都是以數條,甚至十幾條幾十條人命起家的。

可惜啊,今日這些匈奴騎兵遇到了自己宿命中的克星。虎賁軍的外號就是戰無不勝,這不僅僅是指虎賁軍的單兵戰鬥力,更是指虎賁軍士兵做到了一加一大於二。

一名匈奴騎兵可以和一名虎賁軍士兵鏖戰甚久,擊傷或是擊殺虎賁軍也不是沒有可能,但若是十名匈奴騎兵和十名虎賁軍對陣的話,那匈奴騎兵絕對是被壓著打的,等到雙方人數都超過一百的話,虎賁軍的戰鬥力會遠遠超過匈奴騎兵,哪怕對方是草原上最聞名的單於親衛或者射雕者。

公孫續射出最後一箭,戰場上的最後一名匈奴騎兵雙目怒視前方,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就在剛才,他就快要砍到前方的那名虎賁軍騎兵了,可在那一刹那之間,左右兩側突然各自伸出一杆長槍擋住了他進攻的路線。

在他被封鎖住的那一刻,前方那虎賁軍揮舞戰刀劈了下來。這匈奴騎兵憑借高超的騎術硬是拽著戰馬的韁繩躲了過去,可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左肋處就冒出了一根箭矢。

一根箭矢穿透了他的身軀,這匈奴騎兵在這一刹那想起了很多事情。從五歲那年學騎馬開始,然後練習騎射,格鬥技巧,十三歲上戰場,十七歲的時候成了遠近聞名的勇士。

接著是被招募為單於親衛,這一幕幕,都在這匈奴騎兵腦海中閃過,他還記得臨出戰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拉著自己的手,那種感覺,是那麼的溫馨,那麼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