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顏良這邊兩萬人馬與敵軍兩萬人馬對峙,這已經是顏良違背朝廷命令第二次大規模出兵了,上一次顏良出兵斬殺敵軍五千,結果惹得朝廷內不少官員的彈劾,這一次,他又在風口浪尖上出兵,若是消息傳回幽州的話,恐怕又會遭到誹謗吧。
可是顏良是何許人也,他又怎麼可能會在乎這些事情,朝廷那邊的責備和彈劾又算得了什麼,即使朝廷要派人殺降罪於自己,他也不會懼怕。
這世上隻有兩個人能讓他低頭,一個是他的老統帥,如今的太尉公孫瓚,另外一個自然是他的主公公孫續了,其餘人,顏良壓根就不會放在眼中。
而且,公孫續早先就曾秘密告誡過顏良,除了他自己當麵下令之外,不論是誰,都不可以讓顏良消減或放棄兵權,這是公孫續對顏良的信任,也是他對顏良的命令。
不僅是顏良,很多年前徐榮就接到了這個命令。要知道,顏良和徐榮兩人手上幾乎就掌管了公孫續手中三分之一的力量,公孫續既然敢如此放心的將兵權交托給他們,他自然就不可能會讓別人插手這件事情。
“兩萬人,也敢與我對陣。”顏良冷冷盯著前方冷笑道:“純屬找死,重騎兵多年沒有出現在戰場,今日就該讓爾等見識見識我北疆軍的威風。”
等到自己這邊列陣完畢,顏良對左右兩名副將下令道:“你二人各領兩千騎兵護住重騎兵左右兩翼,不可讓敵軍鑽了空子。我以一千騎兵居前遮住重甲騎兵,爾等也不可暴露了重騎兵。
今日一戰,我要鮮卑軍頭破血流,爾等當盡力作戰,不可怠慢。北疆軍民,全賴諸君護佑。”
“誓死衝鋒,絕不後退。”兩名副將拱手領命,雖然他們跟著主將違背朝廷的命令再次大規模出兵,但是他們沒有半點猶豫,他們心中真正效忠的是公孫續,所以,朝廷那邊的命令,他們顧不上。
“預熱,加速、、、、、、”重騎兵接到命令後開始,他們的速度一直被刻意壓住,因為在他們前方有一千騎兵擋著。
左右兩翼又各有兩千騎兵護住,不論是從前方還是左右兩方,恐怕都難以發現軍陣中央是五千重甲騎兵,雖然戰馬跑動起來的陣勢很是震撼,但敵軍也無法從這聲勢上發現有什麼不同。
軍陣後方,顏良舉目遠眺,現在敵軍兩萬人已經發動衝鋒,看來他們沒有打算留手,或許敵軍是看著自己這邊還留下一萬人作為預備隊,他們想一舉擊潰自己派出去的這一萬人吧。
“嗬嗬嗬,任你騎兵再多也無濟於事。”顏良冷笑道:“當年東征的時候鮮卑軍三十多萬,最後還不是被三萬重甲騎兵給衝破了陣型,一往無前,誰能抵擋。
公孫源,重騎兵出場的機會可不多,你好生觀摩觀摩,當年東征擊破鮮卑軍的時候,主公就是靠著三萬還未完善的重甲騎兵,嗬嗬,那一戰還真是凶險,若不是主公早就做好準備留下了這件大殺器的話,那一戰還真不一定能贏。”
“末將明白。”公孫源現在就在顏良麾下效命,對於這個公孫家的嫡長子,自己主公的族兄,顏良內心難免有點忌憚,但同時,公孫源的為人和作風以及本領都得到了顏良的認可。
一開始公孫源被委派過來的時候,顏良內心難免感覺這是自己主公在派人監督自己的意思,甚至有可能是要分奪自己的兵權,雖然顏良並不在意這些,但如果說自己在公孫續心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的話,那絕對不是好事。
相處一段時間後,顏良才發現自己想錯了。公孫源是個軍人,一個熱血男兒,他幾乎就與十多年前的顏良一樣,想著護疆佑民,征戰異族。
對於這樣後輩,顏良還是很欣賞的,再加上公孫源做事從來不擺譜,凡事又虛心向人請教,所以,每當有戰事的時候顏良都會帶上他。
一來,這是公孫續刻意交代的,要想讓公孫源成長起來,就必須讓他經曆更多的風雨,更凶險的戰事,二來,公孫源自己本身的軍事修養很高,尤其是這些年在選鋒軍中服役的經曆讓他的能力增長了不少。
顏良麾下將領中,如今也還真就隻有公孫源比較出眾,尤其是他率領小股騎兵作戰的能力更是讓人佩服。公孫源結合自己麾下人馬的特點,再仿照選鋒軍的作戰風格,他花了兩個月時間就讓自己的三千騎兵在遊擊戰和追擊戰上超過了其他同僚的部下。
僅僅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公孫源的能耐,每次作戰,公孫源都能對顏良的整體計劃進行小修小補,甚至還能給出點建設性的意見,就比如這一次,他就提出用重甲騎兵作戰,正好與顏良的想法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