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公孫續的憤怒,司馬懿就這麼憋屈的離開了,雖然被公孫續羞辱一番,但他還是很慶幸自己活著離開,而且也為和談爭取到了機會。隻是,昨天晚上的那一幕讓司馬懿心有餘悸,當世別人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沒人注意到他當時好幾次都被嚇出一身冷汗。
司馬懿絕對相信自己是從鬼門關走了一趟,能夠安全歸來確實值得慶幸。他不知道這世界上有幾人能從公孫續手底下撿條命回來,反正他是做到了。不論是從當世公孫續的氣勢還是公孫續的動作,司馬懿都感覺得到他的殺意,那股子憤怒和暴虐,司馬懿內心都清楚得很。
在公孫續麵前裝出那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司馬懿現在都覺得自己裝的太好了,簡直就超出自己的想象。其實,若是當世他不這麼做的話,恐怕公孫續真有可能會一劍解決了他。在與公孫續對峙的時候,司馬懿心裏清楚,當時公孫續對自己確實起了殺心,而公孫續之所以遲遲不肯動手,無非是缺少一個殺人的理由。
公孫續殺人需要理由嗎?當然需要,他總不能隨便誰殺人,更不會給別人留下抨擊自己的借口,哪怕他司馬懿現在不過是一個無名小卒,哪怕曹操也不一定會因為司馬懿一個人而跟公孫續交惡,但公孫續確實需要一個正當理由才行。
死在公孫續手下的人不計其數,間接因為他而死的人則是更多,但公孫續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得要有合適的理由,哪怕就是個借口也行,至少他這樣就可以封住別人的嘴。但麵對司馬懿這個絕頂聰明之人,公孫續終究是沒能找到殺他的合適理由。
河內南邊的邊界線上,張飛再次率領兩千騎兵去夏侯淵營地邀戰。昨日鬥將,雙方不分勝負,但誰都看得出來夏侯淵是被壓著打,麵子都丟的差不多了。夏侯淵心裏也清楚,昨天張飛其實是有機會擊敗甚至擊殺自己的,但是張飛沒有這麼做,或許是顧及了點情分吧。
情分這種東西可不一定好,夏侯淵既然接受了那就得還,不管是以什麼形式,總之欠別人的東西就該還,就比如當年,夏侯淵欠他兄弟一條命,所以他可以為自己這個兄弟的遺孤去冒生命危險,甚至瞞著族中長輩將這兄弟的女兒養大,以至於都不惜餓死自己的孩子。
好男兒自然是該重情重義,唯有如此,才能贏得包括對手在內的所有人的尊重。要不然,你就是本領再高,能力再強,終究都隻會遭受別人的白眼。每個時代都會有英雄和小人,或許世道會變,或許大眾的價值觀會改變,但有一點不變的是,曆史會公正的評價每個人,縱使此刻是小人當道,千百年後,後人提起這個時期的時候,誰是英雄,誰是小人,他們內心都很清楚。
夏侯淵是個武者,也是個熱血男兒,他做事向來是講究有仇必報,有恩必還。昨天張飛給他留了麵子,他記在了心裏,以後有機會,他會還,可現在,他是個將領,是曹操的下屬,也是兗州北部的守護者,在公事麵前,他必須放下一切個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