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閱兵前後持續了將近十多天,整個襄陽都處於警戒狀態中,至於那場實戰演習,最終還是以文聘這邊代表的荊州軍的失敗而告終。文聘是個良將,一開始他作為防守的一方也確實是被高偉壓著打,可實際上,他一直在等機會。
等到第三天頭上,文聘設計引誘高偉主力部隊進攻,營寨前門沒能守住,就被高偉的主力部隊給攻打進來,可誰能想到文聘早就料到這一點,他利用營寨裏的工事和建築困住高偉的主力部隊。
要想趁機消滅高偉的主力部隊那是不可能的,文聘設下這個圈套最多也就能困住高偉這邊一個時辰,可一個時辰對文聘來說已經是足夠,留下四百人守住各個地方跟高偉被困住的四百多主力部隊以及仍在外麵進攻的兩百多部隊僵持之後,文聘果斷率領剩下四百多人朝黑方將士的營地攻來,他的目標就是黑方將士的軍旗。
文聘這邊已經打探清楚,高偉在進攻的時候留下了一百人,由其副將高健統帥守護軍旗,文聘以為這是他的機會,可惜的是,他算漏了高健以及高健率領的這一百軍士。
早在實戰演習開始前,高偉這邊裁減掉了三百人,然後又補充了一百人,外人可能不知道,補充進來的這一百人,實際上都是陷陣營的將士,而且正好是高健一直統帥的那營將士中的一部分。
以四百多人對陣高健這邊一百人,再加上自己這邊士氣旺盛,文聘再怎麼覺得都不會認為自己會輸,哪怕對方士兵的素質確實比自己這邊高,可自己這邊的將士也是荊楚精銳啊。
可一到了交手的時候,文聘才發現自己想錯年了,高健背負雙刀,拿著個大盾牌坐在軍旗底下,其餘一百將士分作三隊,第一隊五十人在最前方列陣,當文聘這邊衝來的時候,他們立即拿起兵器,扛著盾牌列陣迎了上去。
五十人殺進對方四百多人的陣形中,怎麼看都有點找死的意思,可這五十人硬是逆流而上,差點就把文聘這邊的陣形給衝亂。
大驚之下,文聘立即重新組織陣形反攻,可黑方這邊五十人的默契相當好,也不需要別人來指揮,這五十人就像事先排練好的一樣,他們相互之間不會離開的太遠,隱約中似乎是保持著某種陣形。
殺到最後,五十人列出圓陣,盾牌與盾牌相互卡在一起,大刀伸出盾牌之外,隨著圓陣的旋轉,刀刃也跟著收割對手的性命。
好在這隻是演習,還不至於有那種血肉橫飛的場麵,每一個士兵戰死的話會立即被人帶出場地,文聘這邊幾番進攻下來,四百多人就剩下三百左右而已。
而黑方將士這竟然沒有折損一人,眼看著這個圓陣無法擊破,文聘留下一百人跟他們糾纏,剩下的兩百人繞過圓陣想去奪取軍旗,可黑方軍士後邊的四十人這時候也列出方陣,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推移而來。
兩軍交手之後,文聘才發現事情比想象中的要難很多,高偉留在營內的這一百人的精銳程度超乎他的想象,就在文聘正考慮該怎麼解決這個難題的時候,一個人影突然從對麵方陣半上空飛出來,一人,一刀,一盾,背上還有一把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