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過後,漢軍大營內突然出現兵馬調動,傍晚時分,貴霜軍的探子看到有大批精銳騎兵從漢軍大營奔出,由於天色漸晚,再加上漢軍斥候盯的緊,貴霜軍的探子也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漢軍出營了。
不過,直到天亮之後,貴霜軍這邊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看來昨天出營的那些漢軍並不是針對他們的。
“啟稟將軍,探子來報,從漢軍行軍的痕跡上看,他們是朝北方奔去。”一員將領走進來想自己的上級彙報情況,貴霜軍前軍的統帥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他叫閻膏繼,乃是最近十幾年貴霜國內最為驍勇的將領。
他是貴霜國曾經的君主閻膏珍的後人,隻可惜,貴霜國的國君之位沒能從他們家族傳下來,他的家族也在閻膏珍死後開始走向沒落,作為當代家族中最優秀的男人,閻膏繼無時無刻不想重振家族的輝煌,故而在成年後他為自己改了這麼個名字,寓意繼承了祖先閻膏珍的能力與魄力。
不得不說,閻膏繼確實厲害,放眼國內也沒幾個人比得上他,這些年,如果不是他率軍東征西戰的話,恐怕貴霜國已經被那些遊牧部落騷擾的不輕。這次出兵西域,他其實隻是一員偏將,國君的刻意壓製,以及那些政治對手們的設計使得他寸步難行。他需要戰功來穩固自己地位和榮耀,也唯有如此,才能堵住自己在國內的那些對手們的謠言。
這也是他率領十萬大軍超過其餘兵馬提前抵達前線的主要原因,昨天漢軍的異動讓他心驚,他以為是顏良要對自己發動大規模突襲了,可幸好,探子傳來的情報否定了這一切。
“可曾打探清楚敵軍到底出動了多少兵馬?”閻膏繼看著自己的部下問道:“那麼多人出動,不可能不留下點痕跡吧。”
“從馬蹄痕跡上來看,敵軍出動了至少兩萬騎以上、、、、、、”
“這麼多,那漢軍的騎兵豈不是出動了不少、、、、、、”有將領聽到這話的時候開始揣測漢軍到底出動了多少人,兩萬騎兵可不是小數目。
“應該沒有這麼多。”閻膏繼看著眾人笑道:“早就聽聞漢軍裝備精良,其皇帝早年組建騎兵的時候就要求做到一人三騎甚至一人四騎,為的就是保證騎兵的戰鬥力和機動力,這位皇帝確實了得,他這一招可謂是將騎兵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那,也就是說,漢軍昨夜出營的兵力可能隻有一萬人?他們是想幹什麼?”
“也不一定有很多人,畢竟我軍探子隻是打探到有兩萬左右的馬匹出了漢軍大營,這兩萬馬匹中能有多少是戰馬也說不一定,所以,漢軍出營的騎兵不會太多。
如果我沒料錯的話,這些騎兵的任務是騷擾我軍後方。”閻膏繼指著地圖說道:“好厲害的對手,他隻派出少數騎兵就能打擊我軍士氣,擾亂我軍後方,確實難纏啊,為今之計,隻有盡快擊破眼前的漢軍,我們再回軍去穩固補給線,傳令下去,各部將領都來我帳內商議軍情,我們必須先動手了、、、、、、”
公孫續這次動用了全軍的力量來布這個局,怎麼可能隻會派一點人馬去騷擾敵軍後方呢。趁著夜色的掩護,三萬選鋒軍分批出動,不過,為了迷惑敵軍,有將近一半的選鋒軍是朝後方和側方出發,然後再繞道前往貴霜軍隊後方。貴霜軍的探子不可能深入過來打探消息,所以,貴霜軍現在還不知道漢軍究竟出動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