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此以後,馬氏的胸前就留下了一塊馬掌大小的傷疤,這就是被烙餅燙傷留下的,這傷疤也成了他們夫妻之間恩愛的象征。
視寶如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馬氏被冊立為皇後。
無論是做貧民百姓,還是當了至高無上的皇後,馬皇後都以節儉為美。攻下元都北京後,朱元璋的部下搜羅了元宮中大批的珍寶玩物,獻給朱元璋。朱元璋自然是非常高興,並急忙叫來馬皇後一同欣賞,誰知馬皇後見了這些寶貝,卻視為糞土,不屑一顧地說:“這寶物是凶物,元朝就是因為有了這些寶物而不能保住國家的,陛下不是自有很多‘寶物’嗎,要這些做什麼呢?”
原來,朱元璋和馬皇後曾講過一個賢才為“寶物”的故事,朱元璋一聽就明白了,說:“朕知皇後說的是以賢士為寶物啊!”馬皇後忙拜賀說:“陛下有此‘寶物’可得天下,臣妾恭賀陛下!妾與陛下起於貧賤,今貴為帝後,最怕生出驕縱奢侈,危亡起於細微,願陛下繼續以賢士為寶物!”
以珠寶為糞土,以人才為寶物,夫妻二人這樣的思想為安定明朝的江山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馬皇後以“賢、德、勤”治後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倡導後宮形成節儉仁慈的風尚。馬皇後認為宋代多賢後,因此她命女史官摘錄宋宮嬪妃的言行,用來教育明朝後宮眾嬪妃。有人說:“宋代的皇後也太過於仁厚了!”馬皇後嚴厲地告訴這些人:“過於仁厚,不比刻薄好嗎?”
朱元璋衣食住行,馬皇後都親自料理,使朱元璋吃得舒服,穿得體麵,住得安適,而她自己則布衣淡食,極其儉樸,衣服穿破了也舍不得丟棄,常要補了再穿,穿了再補。雖然位居極貴,但不忘記貧賤時和戰爭年代養成的好習慣。
對妃嬪宮人的子女,她卻一點也不吝嗇,都分配給了豐厚的生活待遇;對宮中下人她也關懷備致,常送些衣物食品及生活用品,以示體恤;最難能可貴的是,每逢文武官員夫人入朝,她都不忘送禮品,並與她們親切交談,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
朱元璋為了報答馬皇後,數次提議賜予皇後族人以高官厚祿,馬皇後不應,總是堅決謝絕,她說:“外戚幹政,易亂朝綱,官職恩賜外家,實非遵法!”因此,明代外戚雖然也享受高爵厚賜,但一般不被授以高職,嚴禁幹預政事,這規矩就是馬皇後訂下來的。
馬皇後還吸取曆代宦官亂政的教訓,給朱元璋出主意,明朝於是嚴格規定,內臣不得兼任外臣文武官職,不得穿著外臣冠服,不得與外廷諸司有文書往來,並名言“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如此一來,杜絕了宦官亂政之弊。
馬皇後也是細心的皇後,一次明朝廷早朝議事,議事多就拖到了晌午,按慣例奏事官吏就在殿堂上用餐。馬皇後命人取來午餐菜肴品嚐,覺得味道欠佳,隨即向朱元璋建議:“人主奉宜薄,而養賢宜厚,否則怎能籠絡賢德之士?”朱元璋於是下令改善午餐的質量。這雖是一樁小事,卻使官員們十分感激,當然也就更加盡力於朝廷。
馬皇後不但有賢德,而且有才能,她既當皇後,又當“秘書”。朱元璋所有的劄記,都由她親自執筆記下。每當朱元璋有所感慨和言論,她都仔細地記錄下來,無論事情多麼繁多,她均能排布得條理分明,字句清楚,毫無疏漏之處。
朱元璋盛讚她“可與當年唐太宗的長孫皇後相比,毫不遜色”。
助帝為賢
朱元璋起於貧賤,生世坎坷,因而,表麵上雖然睿智英明,從容納諫,但骨子裏卻藏著猜忌和苛刻。朱元璋後來殺戮漸重,無人敢勸,馬皇後常常勸諫,因此很多人得以保全。
有人傳言參軍郭景祥的兒子想要殺父,朱元璋要殺掉他。馬皇後勸說道:“景祥隻一子,人言或不實,殺之恐絕其後。”這樣朱元璋才沒有下旨,後來經過調查,果然是冤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