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贛北民謠(節選)(1 / 1)

文/石買生

立春的蘿卜

贛北多丘陵。

不太平整的田地高高低低向四方延展開去。冬日,田壟一片灰色。對農村來說,這確是一個蕭瑟的季節。

但你看見有蘿卜生長著。吸足了陽光、空氣和水分,便隨意選一處田頭地角,蓬勃地生長著。鄉下的蘿卜永遠這樣白、脆、甜。如果你從田間走過順手拔出一隻蘿卜,洗掉上麵的泥,然後生吃,保管你會覺得特別爽口,且味兒純正,這才是鄉下的蘿卜呀。天道酬勤,上了年紀的農民隻要口裏啃著蘿卜,總覺得鄉下的日子盡管窮點,但心裏過得踏實。

蘿卜下種有早有遲。早種的早嚐鮮,遲種的吃得時間長。你看,那最早撒下種子的,已經長出金黃的小花兒,像誰家日漸長大的姐姐。

時近年關,田裏地裏的蘿卜越發長得盡興。蘿卜為什麼長得這麼盡興呢?原來呀,在即至的除夕的爆竹聲裏,它準備迎接新年;在更早一些的日子裏,它已經用幹淨的身子,迎接了春天。

黃昏的雨

池塘裏,激起一朵一朵好看的水花兒。

爺爺的鬥笠上,打出噗噗的響聲兒。

俊俏的姑娘家,心裏泛起一串串漣漪。

雨燕在斜風裏箭一樣穿梭。

小鳥在細雨裏自由地飛翔。

鴨在水麵上嘎嘎嘎邀伴歸窩。

豬在欄裏也呶呶呶不甘寂寞。

這當兒,最聽話的要數雞。它們輕挪細步,先抖落身上的水珠,然後悄悄地,一隻一隻縮在門角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