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散文卷(16)(1 / 3)

和秦嶺南坡的大多數地貌一樣,鳳縣南部山區也是奇峰突起,怪石嶙峋。這裏的山絕對高度很高,群峰眾巒都是拔地而起,直插雲霄,並且非常陡峭,我目測了一下,高度恐怕在四五百米以上,有一種橫空而出的感覺,雄偉險峻,峰巒磅礴。山連著山,峰對著峰,峰巒疊嶂,綿延起伏。陳倉古道就在群峰底部彎彎曲曲地朝前延伸。我們沿著古道朝前走,心裏感念著淮陰侯當年的雄才大略。在人少馬稀的山道裏,在秋日下午的冷寂中,陳倉道給人以一種空曠、靜謐、神秘的感覺。兩旁的山峰披綠掛翠。山根部的植物以灌木居多,但山腰部喬木就多了,頂部則是古木參天。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有冷杉、油鬆、華山鬆、柞樹、還有核桃、板栗、桃、梨、杏等。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核桃樹,長得要比我在甘肅見到的高大得多。枝幹粗壯,樹冠如傘,遮天蔽日。深秋季節,碩大的葉子開始發黃發紅,遠遠望去就像一顆顆彩樹,煞是好看。陰曆八月正是核桃成熟的季節,但當地人說今年春天核桃樹開花時下了一場大雪,因而沒有核桃。不光沒有核桃,往年滿山都是的五味子、板栗今年也沒有,令人遺憾。走在挺拔高大,枝粗葉茂的核桃樹下,秋天的陽光透過樹葉斑斑駁駁地照在身上,使人感到暖融融的。

這一帶的植被覆蓋率極高,站在山頂遙望,滿眼碧綠,一派蔥鬱。除了一條涼淙流動的不知名的小河泛著青白色的光外,你幾乎就看不到別的顏色。蒼翠中還點綴著團團暗紅,那是山上的一種灌木,在秋後葉子便變成暗紅,裝扮得座座大山姹紫嫣紅。

因為樹木非常茂密,陳倉道就顯得非常隱蔽。即使如今已修成了簡易公路;但在山中你也很難發現。如果不是親自走在路上,你都不敢相信在這隱隱青山間還隱匿著一條千回百轉的小路。難怪當年韓信要選擇這樣一條小路攻大散關,其隱蔽性是非常強的。

這一帶流傳的韓信的故事很多,除了婦孺皆知的“暗度陳倉”外,還有當年韓信為迷惑追兵,倒穿著鞋子在雪地上沿著陳倉道逃跑。一位樵夫看到韓信倒穿著鞋子,感到奇怪,“撲哧”一笑。韓信越走越不安,怕樵夫將自己的行蹤告訴追兵,便返回去將樵夫殺死。山民感念樵夫的不幸和無辜,將其安葬在古道旁。當地人說正是韓信事先在陳倉道上走過一回,知道有這條小路,才有了“暗度陳倉”的後事。借問樵夫墓的方位,山民說前麵不遠。當地人居住的很分散,所以很能走路,對距離的感覺極不準確。說是不遠,實則很遠。

我走了很長時間,問了好幾個人,最後問到一個中年婦女。那位樸實的農婦帶我爬上她家屋後的一座小山,非常麻利地拔掉碑前的雜草,看見有兩塊石碑。一塊字跡不清,一塊是近年鳳縣文化局立的。隻寫了“文物古跡”幾個字,遂證實當地文化部門可能也吃不準韓信殺樵夫是不是真有此事,隻是根據當地民間傳說立了一塊石碑罷了。

武山水簾洞

北去武山縣洛門鎮10公裏,就是聞名遐邇的武山水簾洞。

汽車在響河峽穀中顛簸,滿河灘都是亂石泥溝。河灘裏本沒有路,車子隻能找平一點的地方試著往前行。有好幾次都走不動了,隻能讓大家下車推。河裏沒有一點水,但從河裏的石頭和河床的寬度看,曆史上響河的水是很大很大的。河兩麵是黃黃的山包,看一眼都讓人心裏疲乏。水簾洞在哪兒呢?這樣幹枯的土地能有什麼水簾?

汽車轉過一個山包,一大簇參天的大石山兀立在眼前,高聳入雲,將天空分割成一個狹長的小塊。那巨石形狀各異:有的像直立的炮彈,有的像放置的仙桃,有的像靜臥的黃牛……

水簾洞風景區主要由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和顯聖池組成。拉梢寺是亞洲第一大摩崖浮雕造像,有一佛二菩薩浮雕。高42.3米,仰看隱隱約約,遠看活靈活現。在青獅、白象、臥鹿和壁畫的映襯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麼大的浮雕竟造在巨石凹進去的地方,已曆時一千六百餘年,使你不得不驚歎祖先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