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各國禮儀(2)(2 / 3)

如生日或結婚等,值得紀念的日子裏,世界各地都有送禮的習慣,既然送來了就收,不必回報。但是聖誕禮物就不同,那是交換的,如果胡亂送禮,就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相交親密,當然時常會被邀去作客,但是此時絕不可沿用國內的方式,如每一次訪問人家都要帶禮物去等等。如果自己限於財力或時間而未能回請,以致心理負擔較重時,可以在對方的生日或聖誕節等送值錢一點的東西。

因為凡是收到了沒有特別原因的禮物,收禮的一方都要回禮,這是一項很大的經濟及精神負擔,對女人更不可隨便送禮,以免引起無謂的誤會。

女人也是一樣,如果無緣無故送禮物給男人,保證一定造成誤會及糾紛。有個中國人送了一件聖誕禮物給辦公室中的當地女職員,女職員收禮後,當然也要回禮,於是就買了一件聖誕禮物回贈給這位中國人,這在外國女人來說是一件極其正常的禮物,但是對這位有家室的中國男性而言,卻造成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32.參加派對時,就是素昧平生的人,也要積極地去接觸

——世界各國

一旦應邀參加派對,即使在場多為陌生人,也不需保持沉默,躲在一旁喝悶酒,如果主人來不及介紹,按禮貌是可自我介紹的,主人和女主人忙得過來時,當然會介紹,總而言之,派對的目的在於多認識其他人。

參加派對時,認識了各色各樣的人後,又有新的人際關係成立,對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有很大的好處。

外國人很會利用社交活動,無論在私人方麵,或在公務方麵,動不動就要開派對,並且按照派對的目的去邀請各種人,如果公司派你駐留海外,或你自己到海外去做生意。一到當地時,就可以利用開派對提高你的知名度,這也是個很有效的方法。

33.不要動不動就拿出名片來

——世界各國

“久仰,久仰,敝人是……”——隻有談生意和推銷員的口頭禪才是這樣一邊說著,一邊拿出名片來的。

凡是屬於私人的關係,無論是有人介紹,或自我介紹時,都不用名片。中國人往往名片用的太多,可以說名片滿天飛,到了外國最好收斂一下。

34.應邀作客時。應該夫妻同行

——世界各國

常有國內的高級人員訪問外國時,不帶夫人同行,使得外國人覺得很奇怪,有人甚至不客氣地問:“尊夫人為什麼沒有來?”如果你是駐留海外的官員,並有家眷同住,無論參加派對,或訪問私人住宅,都要夫妻同行,在社交場合裏,這是應有的禮貌,請柬上麵也一定寫著:“某某先生及夫人”,除非太太有事,否則就要同進同出,才合禮貌,如果太太因故或因病不能同行時,還必須事先通知對方求得諒解。隻有雙方的交往非常親密時,才可由太太代表,而先生不必去。

35.應邀參加派對後,要寫一封謝函

——世界各國

應邀參加派對後,依禮應該回請對方,但無論請或不請,都要寄一封謝函,不必長篇大論,羅哩羅嗦,隻要在一張卡片上寫個兩三行就好,將卡片寄過去,也不必附贈什麼禮物,當然也可以用口頭道謝,如派對的第二天,打個電話去謝謝也可以,但最好還是以道謝的卡片在兩天或三天之內寄給對方,不要拖的太久,隆重一點時,可以在派對當天或隔天送花。如果自己是派對的主人,有人送花或禮物,在派對過後,也要回一張道謝的卡片。

36.把晚輩介紹給長輩,把男性介紹給女性

——世界各國

替人介紹時,如果陌生的雙方都是男性,就應把地位較低的人,介紹給地位較高的人;把年齡較輕的,介紹給年齡較長的人,這是西式禮貌之通則,介紹時應說:“某某先生,這是我的朋友某某。

介紹自己的家人時,必須特別注意稱呼。應該說:“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妻子××”,絕不可說:“這是我的兒子某某先生”,“這是我的妻子某某女士”等。

但是當男方是首相或官員等高位的人時,即使要介紹的是女性,也先要將女性介紹給那一位有權威的人。

37.不可越過第三者握手

——世界各國

有三個以上的人在場時,如果要跟在場的人握手,應該兩個人麵對麵去握,中間不可有第三者。因為伸手越過別人的肩膀去握手,或從別人的身邊伸過去握手,都很不禮貌。同時隻跟一個人握手打招呼,而不與別人握手時也很失禮。

38.不向不伸手的女性要求握手

——世界各國

女性伸出手來的時候。男性才可趨前握手,絕不可由男性主動伸出手去,如果女性本不願伸出手去,如此要求,就有點勉強了,在禮貌上男性和女性必須有著一個觀念,即主動權是在女性,而不在男性。

同樣的,遇到地位較我們為高、年齡較我們為長的人,如果我們伸出手去也不禮貌,必須等到對方要求握手,才可伸出手去。

39.標榜無宗教就不被信賴

——世界各國

到海外去時,常有人問:“你的宗教信仰為何?”或必須在各種調查的表格上填寫宗教欄。有人會回答道:“宗教嗎?我並沒有任何信仰。”說過了這話後,對方的態度判若兩人,大有不屑交談之態;也有人在入境之際,填表時說無宗教,而被海關人員懷疑是個無政府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