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說外語時應慢慢地說,務必使人聽懂
——世界各國
身在國外時,難免會迷路或遇到困擾,這時不得不求助於過路人。無論哪一國的語言,隻要我們一句一句慢慢地說,對方也會配合我們的速度。如果你說的太快,對方以為你對該國語言的造詣極深,就會像繞口令般的劈裏叭啦回答你,這時你當然聽不懂。尤其談生意時,更需慢慢說,到節骨眼時,要緩慢誠懇地說清楚,我們的語文能力不管再強,也趕不上當地人,所以別想配合他們,還是讓對方配合我們自己才好。
對於外國語,尤其注意的是當地習俗之語,幾乎每個國家都有這類專用的語言。如果一個外來之人口出髒話,一定會令當地人有輕浮的感覺,所以應保持大國民風度,寧可使用從前在學校中所學的英文或法文等一板一眼的正統話交談。
55.說話時,應注視對方的臉
——世界各國
說話時應注視著對方,除非有特別情況發生,否則不要將視線調開。說話時眼光不注視著對方,是一種很嚴重的失禮。意大利人非常重視這一點,他們跟女性說話時,總是凝視著對方的眼睛不放,就像是想看穿對方的心一般,這也是熱情的意大利人對女性的禮貌。
印度人對這一點也很重視。與印度人談生意時,如果有一點兒忸怩作態或移開視線等情形,就不容易獲得對方的信賴。
在我們國內也如此,一個人在交談時,如果不敢正視對方,那麼這一個人的心中,一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或有什麼隱秘。
對於移開視線的問題,每一國人都似乎有共同的感受。其實無論走到那裏,都不必自卑,不必怕羞。對方是人,我們也是人,應該堂堂正正地直視著對方的麵孔說話,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56.恭維有益於人際關係
——世界各國
如應邀參加派對之時,都要找個機會稱讚一下主人,例如:“今天的菜真好吃。”不但在國內需要如此,到國外也不例外。
外國公司的辦公室裏,如果有一位女職員上班時,發型和前一天不太一樣,男人們都要齊口同聲地恭維她說:“你今天真漂亮!”這雖然隻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在別人聽來就會很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舉個例子來說:有位中國女孩子,要參加一次派對,她想買一頂帽子,但選來選去就找不到合意的,結果隻好帶了一頂自己認為還可以的帽子去,她為此事耿耿於懷,但是當她一走人會場,在場的法國男士就說:“你的帽子很可愛,戴起來真合適!”聽了這一句話之後,她就把原來的不愉快忘得一幹二淨。
就是在談生意之時,也要趁機恭維對方幾句,美國人就常說:“你提出的辦法,實在有獨到之處!”等,這一種恭維話的效力很高,堪稱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技巧之一。
57.不要問起有關對方身體的事
——世界各國這是世界各國皆不變的原則,隨便問起有關對方的身體,是很不禮貌的,這種情形與國內有點不同。國人問起對方的身體和健康,是一種關懷,但外國人認為這是侵犯別人的隱私,就是在東南亞也是如此,即使對別人的身體感覺有多大的興趣,也不要談及這些問題,如“你這幾年來,整個肚子都突出來了。”等等都在忌諱之列,該知有關身體的問題都不可問,就不會有差錯。
58.不要問女性的年齡
——世界各國
即使對方是一位祖母級的人,隻要你是個男人,就絕不可問她的年齡。一個女孩子長大後,任何男士都不可問她的年齡,一問就有失禮貌。
外國這種對年齡的觀念,和我們大相徑庭。在國內,當我們問及對方的年齡,等到對方回答之後,大可說:“啊!真沒想到,你有四十歲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來,你都像才三十歲左右……。”許多中國女人,還特別喜歡聽這種話。但到了外國,這就完全不適用,在他們的觀念中,如果有一個男人,是因女性的年齡而改變對女性的態度,那麼這個男人是不可置信的。不管幾歲,女人就是女人,每一個年紀都有每一個年紀的美,隻要能以此觀念為前提,不管女人是幾歲,都能看出她的美為何。
在國外,即使你提出來了,也很少會有一個女人回答你這個問題,所以問了也是白問,甚至還會令對方尷尬。
59.不可在人前數落自己的丈夫或妻子
——世界各國
到別人家裏去作客時,當然得對那一家女主人的手藝恭維一番,但絕對不可同時數落自己的太太,嫌自己的太太不會做菜;或者在趕不上派對時,推說太太化妝費時等等。
做妻子的當然也不可在別人麵前說自己的丈夫怎麼沒出息等等。外國人總是不喜歡在人前提起家務事的,尤其是壞的一麵。因為別人一聽到這些,整個場麵就會變得冷清,氣氛也將尷尬起來。“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大概就在此,所以說話總要有個限度,適可而止,不要東扯西扯,胡猜亂言。
對於別人的家事也不該過問,如:“你先生一個人出去做長久的旅行,當真不會有問題嗎?難道你一點也不擔心?”或者“你太太一回娘家,這下子你可輕鬆了?”像這種問話或玩笑都不可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