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旅遊安全知識(1)(1 / 2)

登山旅遊

登山旅遊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山頂空氣稀薄、山路崎嶇等特點。

登山旅遊

(1)不適合進行登山旅遊的人。山地屬於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不適合患有肺氣腫或慢性阻礙性肺病的旅客,因為他們呼吸會變得更加急促,甚至導致有窒息的危險。患有嚴重貧血病的旅客,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的室外,可能引發病變,因此,也不適合到海拔接近或超過2000米的山上旅遊。出現心絞痛或出血性心力衰竭的旅客也不適合到高海拔的山地旅遊,這樣的人群會因心髒供氧不足而發病。

(2)登山旅遊謹防跌傷。登山遊者由於山裏空氣比較濕潤,路麵濕滑,茂密的樹木,險峻的道路還比較崎嶇。在登山過程中,一定要時刻小心,謹防滑倒,還要選擇防滑性能好的結實耐磨的鞋子。不但可以護腳,防止扭傷和毒蟲的叮咬,還可以防止因路滑而跌倒。

結實的鞋子

(3)登山旅遊要注意保暖。大氣的溫度是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對於高山而言,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7~0.9℃。

山頂和山腳之間的溫差相當大,山頂空氣比較濕潤,經常雲霧繚繞。人們在準備登山之前,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準備足夠的衣物,以免因為著涼而引起感冒發熱。

登山用具

(4)登山旅遊要準備好常用的藥品。山路的泥濘和崎嶇,在登山時很容易發生外傷。因此,登山時應該攜帶繃帶、止血藥、跌打藥等常見的外傷藥品。山上也有許多蛇,則也是有必要攜帶蛇藥,避免被蛇咬傷。

(5)不要輕易另辟蹊徑。遊客在不熟悉的縱橫交錯的高山道路的情況下,要選擇大路來走。盡量不要隻因好奇之心而選擇小路,如果走入小路,則容易迷路,四周人煙稀少,很難找到問路求助的人。小路上也會更容易出現猛獸、毒蟲,會威脅到人的生命。

(6)不要貿然進入山洞。高山上有很多天然的山洞,旅遊者總是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喜歡進入山洞探究。這種做法十分危險,因為有些洞穴外表看起來很普通,但很有可能是些猛獸的巢穴,遊客進入裏麵驚擾了猛獸,很容易被咬傷。洞穴中空氣潮濕,黑暗,容易孳生各種黴蟲,遊客有可能被咬傷。有的洞穴很深,裏麵的道路又很曲折,遊客進入得深了,在黑暗中很難找到出去的道路,會被困在洞中,如果走得太深了,由於洞內缺氧,還有可能出現窒息。因此,遊客最好不要進入山洞遊玩。如果遊客是抱著到山洞探險的目的,則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進洞前要帶好一些必備用品,如繩子、照明用品、水、刀子等,遊客還要有同伴在洞口接應,遊客可以把一根長繩子綁在腰間,繩子的另一端留給同伴,萬一發生危險,洞口的同伴會第一時間采取救援措施。

山洞

(7)防止滾動的石塊傷人。由一塊塊岩石組成的高山,由於岩石長時間的風化作用,有些石塊都不太穩固,很容易在外力的衝擊下沿著山路滾下去,這就會給登山者帶來危險。因此,遊客在登山過程中發現風化作用很大的地帶,就不要去攀登了,一來容易一腳踩空跌下山去,二來跌落的岩石容易砸傷下麵的遊客。在山頂,常會有遊客不經意地用腳去踢小石頭,小石頭雖體積小,在向下滾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加速度,衝擊力很大,如不慎撞到登山的遊客,會帶來很大的傷害。

高原旅遊

高原有如下特點:空氣寒冷、氣壓低、缺乏氧氣、幹燥、天氣多變、晝夜溫差大、紫外線輻射強。當旅客剛剛進入高原時,身體往往難以適應。因此,非常有必要注意高原旅遊的安全。

黃河源頭

(1)原旅遊前要進行體檢。在短時間內,從平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將會有一半以上的人產生生理性不適反應。體質弱的遊客或是慢性病患者很有可能誘發疾病。因此,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是高原旅行的前提,必須要在旅行前進行全麵的體檢。確定是否適合從事高原旅遊。檢測出患有明顯的高血壓、心髒病、貧血、哮喘、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潰瘍病的旅客,應該放棄高原旅遊的計劃。因為在高原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導致這種病發症的發作。

(2)把握好運動量,登高速度不要過快。人體運動量與人體需要消耗的氧氣成正比。在高原的缺氧環境中,如果運動量過火,就很難及時補充上人體所需的氧氣。因此,遊客的活動量一定要保持適當。另外,高度越高,氧氣的含量也就越少。因此,遊客登高的速度要放慢,緩慢地進入海拔高的地區,身體才會有適應的過程。

(3)攜帶好必要的藥品。除了攜帶一些治療感冒等藥品之外,還應該準備一些強健機體、益氣養心的保健藥品,如西洋參、人參、刺五加等。這些中藥具有抗疲勞、抗缺氧、抗寒冷、抗輻射的作用,可以在高原旅遊的一周前就開始服用,提高身體的適應能力。同時也還可以帶上便攜式氧氣發生器或者一袋氧氣,以便救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