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牛肉處理完,胡振華派一隊人去探查火情,再派一個人去蠻牛部落通報白虎軍團即將來襲的消息。
不過,派出去報信的人,胡振華並未給他分配野牛,隻是讓他步行,因為這樣可以拖延時間。
剩下的人,準備開爐煉鐵!
正如胡振華猜測的那樣,半山腰的確有金屬礦,而且是鐵礦!
當胡振華看見那暗紅色的山壁時,興奮的哇哇大哭!
鐵!這可是鐵!有了這玩意,文明的進程至少可以縮短1千年。
在人類的發展曆程中,青銅的出現,有據可考的,大概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大致與三皇五帝時期中的黃帝、炎帝、堯、舜、禹時期相當。
而鐵器的出現,有據可考的是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 - 前476年),如甘肅靈台景家莊1號墓出土的銅柄鐵劍,考古發現將鐵器在中國的出現時間定格在這個時期前後,但實際出現時間可能更早。
如果是在世界範圍內,最早的鐵器,大概出現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
世界上之所以先出現青銅器,後出現鐵,主要原因是鐵的冶煉難度更大。銅的熔點是1083℃左右,而鐵的熔點高達1538℃。早期人類在沒有先進熔爐技術的時候,更容易達到銅的熔點從而提煉出銅。而且,煉銅時所需的溫度條件,用簡單的木炭燃燒就可能實現,技術難度較低。對於煉鐵來說,需要更高的溫度和更複雜的技術,比如改進鼓風設備來提高爐溫。
胡振華作為一個現代人,恰好知道怎麼製作鼓風機這種冶鐵中的關鍵設備。
這個時代開采鐵礦石,可費了老鼻子勁了,一塊巨石,首先要火燒,然後潑上冷水,利用熱脹冷縮將其咧開,然後周而複始,直到將石頭轉變為拇指大小。
光破碎一塊一立方米的巨石,就要耗費幾天時間。
煉鐵,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可以很簡單,用黏土石頭建個土窯、將鐵礦石和燒好的木炭一層層交替碼好,然後點燃木炭,並用鼓風機輸入空氣,加劇木炭燃燒,高溫融化鐵礦,在爐子底部形成鐵水和爐渣,由於鐵水的密度更高,會沉積在爐子底部,而爐渣懸浮在上方。
現階,胡振華當然沒辦法區分鐵水與爐渣,但是沒關係,他的土窯是一次性的,等鐵水和爐渣凝結後,拿石頭砸,自然就能將它們分開。
從燒製木炭開始,獸就嘰嘰喳喳問個不停。
“爹,這是幹什麼的!”
“爹,為什麼要這樣做?”
“爹,鐵比銅更結實嗎?”
“爹,部落裏的老弱還等著我們的消息呢,咱們什麼時候出發去黃羊崖?”
……
有時候,胡振華恍惚間以為自己真有一個大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