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買櫝還珠(1 / 1)

買櫝還珠,出自《韓非子》,成語的原意是指本來想要買珠寶後來隻拿了好看的盒子而沒有拿到價值連城的珠寶,引申義為沒有眼光,不懂得取舍。

在古代有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很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珍珠賣出去,為了提高珍珠的價錢,想給珍珠做一個漂亮的盒子。他想著,珍珠有了好的包裝,那麼人們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珍珠的價錢也就高了起來。他請來了名貴的匠人,用珍貴的木蘭做材料,給珍珠做了一個漂亮的盒子,除了給盒子雕刻上好看的花紋外,還在盒子的四周鑲上了金邊,用桂椒香料把盒子薰得香氣撲鼻,盒子看起來華麗美觀,堪稱是一件藝術品。得到了滿意的盒子之後,楚人就把珍珠裝進去,帶到市場上準備賣掉。

楚人帶著珍珠和盒子到了市場上後,人們一看這漂亮的盒子紛紛過來圍觀,有一個鄭國人看了半天之後決定跟楚人買下來。盒子和珍珠以高價賣給了鄭國人,鄭國人付過錢之後就拿著盒子走了,過了沒多久的時間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他是想要反悔不想買了,誰知鄭國人把盒子裏麵的珍珠拿出來還給楚人,說:“你把珍珠忘在了盒子裏了,我是過來把珍珠還給你的。”話說完之後他就拿著盒子仔細地欣賞,慢慢地走了。

楚人看到這個情景很是無奈,他本來是想要賣珍珠才製作了這個盒子,誰料到竟然把盒子賣出去了而把珍珠退回來了,十分尷尬。這個故事諷刺了楚人的本末倒置,鄭國人的重視外表而不重視實質,不懂得取舍。同時這也是最早的包裝效應。

趣聞逸事

韓非子

《韓非子》是由先秦時期的著名戰國哲學家、法家韓非子著作的,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同時是韓王的族親,韓王歇的兒子,韓非子還是荀子的學生,與秦相李斯齊名。雖然韓非子因口吃並不善於言談,不過文采非凡;李斯專攻治國策略,關於文學方麵韓非子更勝一籌。韓非子的著作很多,大多都收錄在《韓非子》中。韓非子的哲學理論多帶有唯物主義色彩,關於其言論一直都有所爭議,其著作有《孤憤》《內外儲》《說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