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確不知道這次看似平常的訓練,竟然動用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聞言頓覺肩上的,遂心悅誠服的道“老師,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範老親切的說道“我講這些,也不是想加重你的思想負擔,隻是要告訴你,讓你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別在胡思亂想了,還是集中精神開始訓練吧。王石,你先運球繞場十圈,記住,要用腳去感覺足球。”
王石並沒有用腳去“感覺”球,而是憑異感在運球。
他按書上介紹的運球動作要領,輪翻使用腳內側、腳背正麵、腳背外側、腳背內側等幾種運球方式運球,除了開始時有點生疏外,他的運球技術越來越嫻熟,也漸漸的掌握了這幾個動作的基本要領。
在異感的幫助下,王石對身體的腿、膝關節、髖關節、腳背、腳尖、後跟的運用如指臂使,對他而言,足球的位置早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根本用不著花額外的心思去確定,去感覺,反而是觸球時的力道和方向倒需要他全神貫注,因為沒有經驗的緣故,異感和他的思維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步調,不過,在經過反複多次的練習後,這些困難均被他一一克服了。
他發現觸球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推、撥、扣、拉、顛、挑等等,均可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
心中假想著與人相持時的情景,王石一邊運用各種技巧運球,一邊考慮著怎樣利用身體將球與對手分開。
範老原先的打算是先讓王石運球試試,自己在旁看著,等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再一一糾正。
由於年齡的關係,他不可能陪王石一起跑動,所以一直在用望遠鏡來觀察王石的運球動作。
“王石,你過來”範老大聲喊道。
“老師”王石跑近問道“什麼事?”
範老認真的說“王石,在運球時要做到自然、重心低、步輻低、頻率快,你在自然協調這一點上做的很好,但在重心低、步輻小、頻率快方麵還有待改善。運球時重心低是為了便於突停突起;頻率快是為了便於隨時變換動作;步輻小是為了變換方向時較為容易或在對搏中保持身體平衡,就象我這樣。”
言罷,範老勉力的做了幾個示範動作。
在王石假想著和別人對抗時,他就發現了這些問題,隻是不知道如何解決,經範老略一點撥,他很快就掌握了這些技巧。
到第四圈時,範老喜形於色的厲喝道“王石,加快速度!”
由於是憑異感運球,王石對範老所說的這種高難度的運球技巧應用起來全不費力,而且進展神速,可是在範老眼中看來,卻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實。
僅僅四圈的距離,一千六百米而已,王石就掌握了運球動作的基本要領,技術規範無可挑剔,就一般球員而言,如果願意勤勤懇懇、紮紮實實的苦練的話,亦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勉強抑製住心中的狂喜,範老在催促王石加快運球速度後,雙腿一軟的坐到了沾滿露水的草地上。
球速一加快,王石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畢竟是第一次正式運球,雖然異感跟上足球的的速度仍然大有餘力,但由於受身體體能的限製,他還不具備與異感相匹配的能力,所以盡管感應到了足球的運動很慢很慢,卻也隻能望球興歎而已。
其實,在外星生命進入王石體內時,就對他的身體做了一番改造,使他具備了一些難以預計的潛力,隻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隨著他在濱河市接觸了足球後,那些潛力就被一項一項的開發出來。
首先,是異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掘,身處賽場的王石極力的想幫助隊友,異感自然而然的把一種超越人類五感的感知潛能開發到了能夠感應到球場內外態勢的程度,以解王石的燃眉之急。
到崔劍鋒叫了暫停,並要求國家隊球員全力以赴時,感應到現場充盈著的銳意進取的氣勢,異感又促使王石具備了另一種潛能:對時間的感知有了不同的概念。雖然王石當時的體能與常人無異,無法跟上這一瞬間的突破,但他卻已能清楚的感應到任何物體包括自己的移動速度變慢,隻是目前的他沒有辦法超越人類先天上的體能極限而已。
然後陳侯東奉崔劍鋒之命把球傳給了王石。
第一次觸球的他深覺不可辜負隊友的信任,又沒有辦法把球帶到理想的位置,不得已之下,異感又開發了王石精確控製、使用力量的潛能,使他在傳接球方麵有了近似神跡的演進:在傳球時落點總是恰到好處,而接球時該用多大的力道來抵消足球本身的衝力,都仿佛經過了電腦的瞬間運算般無一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