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數字存盤(1 / 3)

第七十章:數字存盤

第七十章:數字存盤

當手指敲上鍵盤時,王石就感應到在電腦網絡裏似乎存在有一種力量。

他下意識的閉上了雙眼。

雙眼一閉上,他感應到自己的意識進入了“二心二用”的狀態。

在他的感中,那種力量從出現時起就在吞噬著包括‘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直到他把意識一分為二進入到那種“二心二用”的狀態中,他才有機會控製著手指離開了鍵盤。

張開雙眼,他看到熒屏上出現有一個網站。

這個網站是方毅按照他的要求幫他設定的一個有著強大搜索引擎的常用網站,隻要他一開機進入網絡,電腦就會自動進入這個網站以便他進行搜索和查詢有關資料。

窗外時不時閃進幾縷霓虹燈的彩光,這些光線‘射’在那電腦熒屏上卻反映出王石的身形輪廓上有一排排數字。

在熒屏網站上各種顏‘色’的映襯下,這個反映出來的影像輪廓很模糊,所以王石也沒在意。

緊接著,異感那“二心二用”的功能馬上就把王石的感應切換到了另一個角度——也就是進入了網絡世界的另外一個意識的視角。

這是一個有著無限廣闊空間的數字世界。

畫麵切換到另一個角度,在這個角度裏,王石看到的,是一排排一列列按一定規律整齊排列的數字。

把視角縮小一點,這些數字就變成了一個個有著複雜規律地文件和數據包。

這是一個有著廣闊無限的空間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王石感應到了兩種已經存在的能量——意識能量和運行能量。

變幻無窮的排列最終所表現的是兩種存在,一種是那些毫無意義的數字存在,而這些毫無意義地數字存在,也就構成了這個世界的無限空間;另一種,則是通過數字間地有序排列體現出一種意識的存在。

空間是廣闊的、無形的,而意識在這個世界裏卻是有形、有序的。

這些有形、有序的存在,就是為了表達出一種思想意識。

一種來自於這個世界之外的人類地意識。

基本上,每一人都是通過對一個程序的編寫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意識留在了這個網絡世界裏。

這種意識可以相互包容、吞噬,也可能相互排斥、互不幹擾,他們在網絡這個世界中存在和吞噬、複製和刪除,從而也就構成了數據在這個世界中的消亡和生成。

而維係這個世界和人的意識之間的橋梁,就是運行能量——電能的存在了。

王石曾在電池中吸取過電能,所以他對電能並不陌生。

在現實中。

王石憑著異感的特殊能力能感應到周圍數公裏之外地人和物,而在網絡世界中,他卻能順著電能的運行感應到整個世界。

這是一個立體的世界,通過某些電‘波’,他把思感送到了那些環繞著地球飛行的人造衛星上,然後又通過人造衛星與地麵上的各種聯絡活動返回地麵。

在地麵上,他的感應也是無處不在,一些鮮為人知地海底電纜已經把地麵上的各大洲連接成了一個整體。

隻要有電力存在的地方,他就能憑著思想的感應把觸角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到最後在他的感應中,整個世界都就是一個由一些簡單的電子線能構畫而成的立體圖形。

相對於電子線能的簡單,與其並行而立的網絡世界卻是複雜多了——在這個世界中,每時每刻都有著無數地數據在生成、被複製。

每時每刻都有著數不清地數據在消亡、被刪除。

也就是這種意識能量和運行能量,使王石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一種更為強大地能量存在——“世界本源”的存在,不經意間,“世界本源”這個概念又出現了王石的意識當中,隱隱約約的,他竟覺得就是意識能量和運行能量構成了整個世界的本源。

難道在他眼前客觀存在的這個現實世界,也就是由一些數字和運行能量構成的?難道他所親身體會到的這個‘花’‘花’世界的真正本源,竟然就是一個由數字虛擬出來的世界?

所有這一切,仿佛都繞回到了那幾個最根本的問題上——世界的本源是什麼?生命的本源又是什麼?

在生物學上,生命的形態和特征。

都是由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基因遺傳決定的。

在生物界裏,基因所記載的。

是每個生命最原始、最本源的信息。

從進化的角度看,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由一些氨基酸、蛋白質等有機物經過漫長而複雜的進化演變而來,而構成氨基酸等有機物的最基本粒子,就是一些碳水化合物之類的無機物了。

以其中的水分子為列,再往小處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不同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的數量構成使原子呈現不同的‘性’質,也就是說,氫原子之所以是氫原子,就是因為它有著不同於氧原子的質子、中子、電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