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複上京,驅逐戎族,逼死科達麻,雖說前兩項,是自己犯了錯,才引來了這些麻煩,但後一項已經完全可以蓋過了這些錯,若是再臉皮厚一些,還可以說是功,畢竟千古以來,這種逼死外族皇帝的事,還真不多,禮部上下也非常興奮,就想著大辦特辦,按照他們私底下的話就是:“掃掃晦氣。”
不過他們這興奮勁還沒提上來,就被李思安一句話給壓了下去:“一切從簡。”
因為這四個字,什麼奢華啊高調啊,統統沒有了,從柳江出海再繞回弓背河,然後在上京碼頭上岸,朝廷的這次回歸,采取的就是這種簡單而又方便的方式,若說和當年逃亡有什麼不同,也就是穩妥了些,有目的了些,稍稍的舒適了一些——可是對於身嬌體嫩的宗室官員們,這種舒服,也隻能說是相對的。
這種方式,自然有很多人不滿,可在此時,也沒人敢抱怨,因為這一仗,李思安的威權比當年,更盛上三分,當初還有禦史敢嘀咕他,而現在連禦史也不嘀咕了,不是他們不敢說,而是他們若說了,那受天下人指責的,就是他們了!
收複上京的是北征軍,可北征軍的糧草是李思安從中籌集的,北征軍的將領,是李思安提拔的,甚至連北征軍的成立,也是李思安一手促成的,若在此時說李思安不好,恐怕那百姓就要一口一唾沫的淹死那人了。
禦史們願意以死博名,但博臭名這種事,還是不怎麼願做的。
現在,大江南北都有人編了兒歌來誇讚李思安了,那兒歌唱的,幾乎等同於周公複生。
當然,除了李思安,北征軍上上下下都被誇讚了一番,一個個恨不得都被說成天神下凡。特別是鄭定輝,誇江的第一戰是他打的,上京是他收複的,雖說他能收複,占了天時地利人和,走了出其不意的路,更因為立地那邊有將近四十萬的大軍做誘餌。
可以說,若沒有立地的那些軍隊舍生忘死的對羅城的軍隊的包圍糾纏,就絕對沒有鄭定輝這麼輕易的巧取上京,可普通百姓並不知道這些,他們所知道的隻是這位少年將軍智勇雙全,聰慧勇武,那些事例就是活生生的傳奇,絕對是可以用到評書話本中的。
因此這一仗之後,李思安之下,就要屬鄭定輝的知名度了,而除了他們倆,劉文也被抬舉了上來,這是太順理成章的了,話本說,鄭將軍放了天雷,那這天雷是怎麼來的呢?來來來,讓我告訴你,話說二十年前,天上的雷星……
一個話本一個表達方式,不過總體而言的就是,鄭定輝就是那天邊的一個閃雷,而劉文就是那轟轟的巨響,用現代的革命語言來形容,那就是,軍功章裏,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不過這些,都是外麵人的議論,劉家兄弟對這些,當然就是一笑了之,誰也不會去當真,而劉家的生活,則在一種古怪的和諧裏進行著。
鄭定輝所在的第七軍是第一支進入上京的軍隊,在北征軍的沈寒城等人到來之前,他就是這裏的最高長官,雖然他這個長官做的小心謹慎,不該動的東西一點沒動,但是找找自家的老房子,然後歸置歸置東西,等劉文來的時候,再將他迎到這裏,那是誰也不會說什麼的,因此,轉悠了一圈,劉家兄弟還是回到了當初李思安給他們找的那座宅子裏。
這個三進院的宅子,曾被一個戎族的千夫長霸占過,裏麵的花園啦,樓閣啊,被毀壞的不少,器具也損失了不少,不過這些,在鄭定輝主持上京的時候,也都處理妥當了,該修的地方修了,該補的地方補了,就連那花園,也從外麵挖了一株梅樹,移了過來,因此當劉文帶著七娘過來的時候,不由得,就有一種恍然之感,特別是七娘,她沒有經曆過戰亂,雖然知道上京被破,但隻是知道,此時見這一切都和記憶中的一樣,不由得歎道:“二爺真有本事,怪不得外麵都傳,二爺是雷震子下凡呢。”
劉文聽了這話沒說什麼,隻是默默的扭過了頭,心中則想到了現代電視劇裏雷震子青皮獠牙的樣子。
院子能修複,人員上則是要重新再找了,好在這些都容易,劉家也人口簡單,也就是再添了一個門房,兩個負責打掃的小廝,以及兩個處理雜物的婦人,做飯,自然還是由七娘來。
每天早上,劉家兄弟吃了飯,就到各自的衙門去辦公,晚上回來再一起用了餐,之後,就回到各自的房間中了,中間雖不是沒有交談,卻顯得有些生疏,七娘一開始沒有注意,後來就忍不住道:“大爺,您和二爺……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怎麼說?”
七娘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道:“按理,這話不是我該說的,也是大爺給我臉麵,我……”
“七娘!”
七娘一愣,劉文又道:“你並不是我家的奴仆,不必如此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