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入 獄(上)(1 / 2)

當徐藝的幾個潛藏的仇人正在為自己實施成功的陰謀而得意,和又在謀劃下一個更肮髒的陰謀時,他已經隨著一幫罪孽深重的重刑犯一起來到了柳西監獄。

這座監獄的曆史已經相當悠久,據說在國民黨時期就是本省關押罪行嚴重的刑事犯和赤色分子的重要場所。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個陰森恐怖的監獄依然發揮著它巨大的作用,成為了政府專政下關押和教化,社會上的重大違法犯罪分子的主要堡壘。

這裏幾乎聚集了來自全省各地的重刑犯,而從這出去的絕大部分是被押赴去了刑場,去接受馬克思同誌的檢閱。

隻有少部分罪行較輕的犯人,因刑期結束或表現良好而獲得減刑,而成為自由人離開了此地。

柳西監獄地處柳西市與南華市交界的邊緣地帶,因它一直都歸屬於柳西,因此一直被命名為柳西監獄。

實際監獄的所在離柳西市還有百來公裏的路程,與南華市的距離也差了百來公裏。監獄地處一片高低起伏蒼莽連綿的大山的邊緣。他們一路行來舉目望去全是一大片一大片黑壓壓陰森森的叢林。

在這片還顯得較貧窮落後的地區,生活著的人們生活都比較艱苦,遠遠無法與繁華大都市相比較。

但這裏卻又是全省著名的原木加工基地和天然條石開采基地,因此這一片區域的交通條件相當的不錯。

整條綿長的盤山公路全是用結實的混泥土路麵構築而成。這蜿蜒曲折的寬敞道路,順著山勢高低起伏的一直延伸到群山的深處。

宛如一條飄揚的玉帶般,將一個一個孤立的山頭連接在一起,從半空中往下俯視還真別有一番獨特的風情。

因為這裏生產的條石質地甚是優良,而且礦藏極為豐富。故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富商均蜂擁來此開采條石,以謀取暴利。

而當地政府也極力想憑借本地優良的資源,來帶動當地經濟的騰飛,也出台了許多相當優惠的條件和待遇,以贏得更多私企老板的青睞與投資。故本地的采石風潮一直持續不斷。

這雖然在短期內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畸形快速的發展,但也導致了本是青山綠水的大山,到處裸露出蒼白幹枯的赤黃膚色。

滿目的綠色漸漸變得稀薄起來,甘甜清澈的山泉水也緩緩出現了,流量減少水質變差的異象。

柳西監獄地處如此資源豐富的環境下,省廳領導自然也不願意放過這絕佳的創造利潤和財富的機會。

加之下屬監獄還有這麼多無償的強壯勞動力,所以也在監獄附近建設了兩個大型的采石廠。

一邊可以用這高強度的勞動,消磨掉這幫窮凶極惡的服刑人員大量的精力,一邊也可以為本係統為國家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

這麼兩全其美的事情,這些領導老爺們自然毫不猶豫的采取了這般做法。所以柳西監獄勞動改造的主要內容,就是在采石場進行這高強度長時間的勞動。

但犯人也是人,而且都不是普通的溫順老實的人,在這麼一個簡直像地獄般的環境下生存,自然會出現眾多暗藏不滿和心懷逃意的重刑犯。

他們在犯事被抓之前,幾乎過的就是奢華享樂的神仙日子,又怎堪在這麼一個苦寒之地,每日裏汗流浹背的從天明勞累到日落。

所以逃跑越獄的事件,在柳西監獄時層出不窮。但隻是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產生過一例成功的逃逸案例。

實在是因為這裏的看管相當的森嚴,幾乎有整整兩個大隊的武警在此警衛。監獄和采石場周圍。

滿是高聳入雲坡度陡直的懸崖峭壁,就連最敏捷的猿猴也難以攀爬,何況這些每日被嚴密看管,沒有任何攀岩工具的犯人。

而唯一通往盤山公路的通道上,又修建了數堵上十米高的條石圍牆,圍牆頂部還扯起了幾米粗粗的鐵絲電網。

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座高高的塔樓,負責這一路段的警戒情況。象這般看護嚴密的情景,試問還有誰能成功逃逸。

而且一旦逃逸的犯人被抓捕回來後還將麵臨加刑的處罰,更有甚者可能會被轉送到國內最大,環境更為惡劣的新疆石河子監獄進行收押。

據犯人之間相流傳那石河子監獄可是個鬼見愁的地方,滿眼風沙,氣候惡劣,被遣送到那裏的人,基本離馬克思同誌隻有一步之遙。

而且永遠也不要指望,能夠再從那裏出來。石河子就是這麼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地方。

接近傍晚時分,押解他們這批重刑犯的警車,緩緩駛進了柳西監獄寬敞的停車坪中。

從不遠處的一排平房中。迅速跑來一整排頭戴鋼盔,身著迷彩服,肩上挎著國內最新研製的九八式微衝武警戰士,隻見他們迅速而整齊有序的排列在他們的車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