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媽媽,您坐著便好,咱姑娘是想與你說事來著,您老這麼站著,也不好說啊。”菊兒有些嗔怪地說著,這金媽媽平時看著是個挺利索的人,一到這個時候就變地婆媽起來。
金媽媽忍不住笑了起來,“我都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被這小丫頭教訓了。大姑娘,你這大丫鬟的嘴皮子可是厲害著呢。”
慕紫鳶也掩嘴笑道,“可不是嗎,金媽媽要是得空的話,給留意著人兒,改天把這丫頭給許配出去,省得老在我身邊嘮叨。”
菊兒被慕紫鳶說得臉蛋羞紅了起來,“姑娘……”然後賭氣地往梅兒身後跑去,“我可不嫁,奴婢要一輩子留在姑娘身邊。”
“這可由不得你,大姑娘可不會虧待了你們的。”金媽媽逗趣地說道。
“要是,那也先輪著敏訥妹妹。”菊兒把敏訥扯了出來,當著擋箭牌。
提到敏訥,金媽媽有些傷神,“敏訥怕是沒有你們那麼好的福氣咯。”
“好啦,好啦。”慕紫鳶瞧著菊兒惱羞成怒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隻好先打住這個話題。
“金媽媽,你就不要跟我們姑娘拘謹了。”梅兒把小杌子搬近金媽媽的身旁。
金媽媽這回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那老奴就鬥膽坐著,大姑娘有什麼吩咐就盡管說吧。”
“媽媽在府中做事有多久了?”
金媽媽不假思索,隨口而出出到,“十多年了,老奴入府那年,大姑娘才是半歲的孩童,轉眼就那麼大了。”
“那敏訥,也是那時跟著媽媽一起入的府嗎?”慕紫鳶好奇地問道。
金媽媽點了點頭,動情地說著,“要說起來,還得感謝夫人,要是沒有她,老奴和敏訥也不可能有今天。”
“娘親?”慕紫鳶有些吃驚,金媽媽不是老太太院子的人,怎麼跟娘親有關係了。
金媽媽也不介意,慢慢地說著,“大姑娘還小,不記得也不出奇。當年老奴被夫家趕了出來,帶著不到兩歲的女兒流落街頭。那年的冬天特別地冷,凍死了不知道多少人。老奴和敏訥在街上又餓又冷,當時還以為怕是我們都活不過來了。多得夫人坐著馬車經過,見我們娘倆可憐,就帶了回府當差。”
“金媽媽不是在老太太身旁的嗎,怎麼又邊成夫人了?”梅兒有些奇怪,這些事也是她們不知道的。
“去老太太身邊那是後麵的事。夫人帶著我們回府後,就留在了跟前伺候。老太太以前有著腿寒的老毛病,老奴祖上剛好有一個治這病的偏方,機緣巧合之下幫著老太太知好了。”
“所以,老太太要了你過去。”菊兒恍然大悟,原來是這般。
金媽媽點了點頭,回憶起往事之時有些感慨。“都是些陳年舊事,虧得夫人和老太太,老奴才有今天。”
慕紫鳶釋然,怪不得金媽媽明明是老太太的人,總有意無意地幫著娘親,對自己也多有眷顧,原來還有這層淵源。
“媽媽,如果讓敏訥來我院子中當差,你可願意。”
金媽媽有些手無足措,“大姑娘的意思是……”
“媽媽是知道的,我院子的丫鬟的份額一直都不夠。重新從外邊買進來的,我也用不慣。但是府內是個什麼情形,不用我說媽媽也應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