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排除異己,殘害政敵(1 / 1)

針對張讓一夥的倒行逆施,朝中大臣乃至後宮太監也曾紛紛彈劾他,但都被他一一誣陷致死。

漢靈帝在封張讓為列侯的同時,也曾封太監頭領之一的呂強為都鄉侯。但是,呂強認為自己無功於國,拒絕接受,並揭露了張讓等人的奸行。黃巾起義爆發後,呂強又勸靈帝起用那些被張讓陷害的“黨人”,召還張讓一夥在外地任官的父兄子弟。張讓對他恨之入骨,遂聯合趙忠、夏惲等大太監,誣告呂強與“黨人”一起攻擊朝廷,想效法西漢權臣霍光廢舊立新。還說呂強的兄弟在地方上貪汙受賄,惡名昭著等等。靈帝聽信了他們的讒言,遂讓張讓帶領太監們手持兵器,去召呂強進宮。呂強見此情勢,憤怒地說:“我死了,大亂必起!大丈夫盡忠國家,豈能受獄吏之辱?”於是,當即自殺身亡。張讓回宮後,又騙靈帝說:“呂強見陛下召問,還不知道所問之事,便嚇得跑出門外,在草叢裏自殺了。可見,他作賊心虛,有奸自明!”靈帝一聽,又當即下令逮捕了呂強全家,並抄沒了他的全部家產!

接著,侍中向栩又上書皇帝,揭露張讓等人的罪惡行徑。張讓反咬一口,誣陷向栩私通黃巾軍主帥張角,並打算做其內應。靈帝大怒,又將向栩逮捕入獄。隨之而來的是,張讓為了滅口,馬上派人殺了他。

麵對如火如荼的黃巾起義,郎中張鈞也給靈帝上奏章,說張角之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樂附,是因為張讓等“十常侍”放縱其親屬;賓客,各據州郡,貪殘勒索,侵害百姓。百姓無處伸冤,隻好鋌而走險。還表示:“隻要陛下砍下張讓一夥的腦袋,掛在南門外示眾,然後布告天下,我保證黃巾軍一定會不攻自破!”張讓獲悉此情,一麵向靈帝乞憐,一麵從自家拿出一些錢捐作鎮壓黃巾起義的軍費,從而打消了皇帝對他的猜忌。隨後,在張讓的授意下,禦史誣告張鈞學習太平道,與張角有牽連。張讓借機將張鈞打入天牢,活活將他折磨死。

從此,滿朝文武及皇帝身邊的人,幾乎無人再敢說張讓半個“不”字。而張讓本人,也從此更加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