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一旦獨攬朝政,即刻露出了凶殘貪婪的本性。據載他為了顯示威風,懾服眾人,有一個名叫擾龍宗的侍禦史到董卓麵前稟事,隻因沒有解下佩劍,被他當即抓過殺死。他命令兵士掘開何苗的墳墓,打開棺槨,拖出屍體,剖解四肢,棄於道邊。殺死何苗之母,拋屍園林的樹叢中,又命兵士掘開何太後與靈帝合葬陵墓,將墓中珍寶劫掠一空。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他派兵士到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奸淫殺掠。當時陽城的男女民眾正在社下集會,祭罷土地,宴飲歌舞。凶殘、野蠻的董卓兵至,砍下男人的頭顱,係在車軸上,裝載著婦女財物,耀武揚威,駕車回到京城,聲稱攻打賊寇,大獲勝利。進城後,將人頭堆積起來,點火焚燒,把婦女分給士兵做婢妾。
董卓還縱容兵士在京城四處搶掠,所有官宦富貴之家的財物,幾乎搜掠殆盡,就連宮中侍女以至公主,也幾乎被奸淫無遺。
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京城官宦民眾的不滿和憤怒。周毖、伍瓊推薦的韓馥、劉岱、孔伯、張谘、張遨等被派往外地任州牧、郡守。這些人一到任,就聯合起來聲討董卓。韓馥在冀州,孔伯在豫州,劉岱在兗州,張邈在陳留,還有袁紹在渤海郡,曹操在已吾(在今河南寧陵縣西南),張超在廣陵,喬瑁在東郡,袁遺在山陽,鮑信在濟北,紛紛起兵,討伐董卓,董卓見關東豪傑並起,包圍京都,心裏十分恐懼,不得不挾持獻帝撤離洛陽,逃往長安。撤離時,董卓唆使兵士挖掘陵墓,盜取寶物,並命放火燒毀宮室、宗廟、官府、民宅,200裏內雞犬不存,隻見火海煙雲,一座古老繁盛的文化名都,一時間化為灰燼,成了一片廢墟。
到了長安,董卓挾帝下詔,加封自己為太師,地位在諸侯王之上。從此更加為所欲為,使其宗族內外並列朝廷,任其弟董曼為左將軍,封雩侯;其侄董璜為待中、中軍校尉,掌管禁軍。甚至其侍妾中的嬰兒皆封為侯,孫女董白尚未成年,就封為渭陽君。在鄖城東築起高台,讓董白乘坐金華青蓋車,令在鄙城的都尉、中郎將、刺史等官吏,乘車簪筆,為其前導或護從。到台上,派遣董璜為特使,給董白授印綬。董卓出門乘坐青蓋金華車,當時人稱“竿摩車”。竿摩,意思是其高近天,就是說,這種車上的裝飾,近於皇帝所用之物。公卿大夫謁見董卓,皆跪拜車下,董卓並不還禮。他又憑借權大位尊,隨意呼喚三台尚書以下官吏到自己府中稟報政事。
為了滿足窮奢極欲,他征集數十萬民夫,在距長安200多裏的酈縣建造一座行宮,稱為“眉阝塢”,圍牆的高度與厚度與長安城相同,裏麵建有宮殿,富麗堂皇,珍寶錦繡,堆積如山,侍從美女,供其玩樂,積存的米穀,足供30年食用。
野蠻、凶殘的董卓常以殺人為樂。有一次,董卓召集群臣宴飲,席間,拿手下兵士當著群臣的麵,殺戮北地郡來降的士卒數百人。先割舌頭,後砍手足,再鑿雙眼,最後投入大鍋中煮,尚有未死的,在幾案之間翻轉哀號,真是慘不忍睹。在坐者嚇得心驚膽戰,手中的餐具部落到地上,而董卓卻在那裏飲食自若。
董卓專權後,施用嚴刑酷法,發現誰有不滿情緒,就使人捏造罪名,陷害致死,派司隸校尉齊囂登記官吏、民眾中為子不孝,為臣不忠、不吏不清、為弟不順者,盡皆殺戮,沒收財產。其中冤死者數以千計,造成怨聲載道,人人戒備,路上相遇不敢講話,隻能以目示意。
董卓千方百計搜刮民財,以滿足貪婪之心。他下令收取秦時鑄造的銅人、銅馬、銅鍾,及舊有的五銖錢,通通砸碎,重新鑄成小錢,於是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穀價每石竟達數萬錢,給民眾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