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麼都不懂,但是我能成功。
“我確實不是很懂技術方麵的事,我不懂,但是我去聽別人的,去和別人溝通,去了解別人,尊重別人。另外不懂的人往往想出來的東西比較樸素,很多時候需要一些不懂的人在公司裏麵。但是不懂的人不要裝懂,如果不懂的人裝懂也是會倒黴的。”
我是好老師,不是好CEO。
“我可能是個很好的老師,當老師好像我還沒有碰上過一個對手,當企業家是很難的。我自己的定位是:我希望把這個公司帶上next century(下個世紀),希望這個公司不斷健康成長。我將盡我最大的努力實現我理想中的第一部分。”
我是個internet dummy(英特網傀儡)。
“從我的角度講,會收E-mail,會在Yahoo(雅虎)上Search(搜尋)一下足夠了。
這是流傳在網絡上的經典名言,每句名言都出自同一個人之口,一個什麼都不懂卻謙遜的國內知名網站CEO,一個自詡為最好的老師的企業家,一個創造了輝煌的因特網的傀儡,一個擁有點穴式的說話方式,總在解嘲中自我描述,麵帶誠懇,領軍精辟,幽默卻真誠的家夥。帶著疑問,我們探尋,他是誰?為什麼這麼值得我們關注,為什麼這麼值得我們學習?
讓我們走入他的生活,探尋一係列疑問的正確解答……
1.行俠仗義是童年
1964年9月10日,美麗的西子湖畔,一個瘦小的嬰兒呱呱墜地,這個普通的家庭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幸福的微笑,是的,孩子就是新希望,孩子代表新未來。
但是,令這個普通家庭有點失望的是,這個孩子總是那麼瘦小,怎麼也強壯不起來,令孩子父母有點擔憂的是,這個瘦小的孩子卻總是那麼倔強、叛逆,愛逞強、好打架、頑皮淘氣,屢教不改。
說起來,這是一個書香門第,母親喜歡琵琶,曾在唱蘇州評彈,父親跟母親一樣,也從事蘇州評彈工作,但這些文化氣息卻絲毫沒有熏染這個瘦小的孩子,他選擇了與父母完全不同風格的愛好——武俠!
可能正是因為知道自己瘦小吧,這個孩子從小就開始習武,具體練到了什麼級別不清楚,但據說還是堅持了七八年,武功是否高強也不知道,據說是個喜歡論劍江湖的“金庸迷”。成為因特網炙手可熱的名人後,這個調皮的“孩子”曾自稱在5年的時間裏,從不看任何人寫的任何小說,隻捧著金庸的著作愛不釋手,隻品閱金庸筆下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他把自己對武俠的熱愛滲透到工作與生活中,召開“西湖論劍”,把自己的會議室冠名為“光明頂”……
說到這裏,可能很多人腦海裏已經浮現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這個調皮的孩子長著一幅“外星人”的臉,有著一個瘦小精幹的身材;腦海裏總是湧現各種各樣的奇思異想,話語中充滿著令人忍俊不禁的哲學道理;穩坐在《贏在中國》的評委舞台上,妙語連珠,指點江湖;周遊在世界各國的演講台上,宣揚阿裏巴巴,讚美他無堅不摧的團隊。
是的,這個曾經瘦小、調皮的孩子,這個目前脫俗、聰穎的“男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馬雲。
馬雲曾有一句經典語錄:“男人的胸懷是冤枉撐大的,受的冤枉越多,胸懷越大。”這句看似包含辛酸的豁達之語,完全是馬雲成長途中的真實感悟。
小時候的馬雲,是個自尊心極強的孩子,比較敏感。由於爺爺被劃為“黑五類”,他備受欺辱。雖然不想再給家裏惹是生非,讓父母失望,但麵對鄰家孩子的百般欺淩,忍無可忍的馬雲還是經常會與他人“交手”。
有一次,馬雲禍闖的不小,不僅招來了父母的“一頓板子”,而且招來了警察同誌的“家訪”。
當警察來到家裏的時候,很多同學爬在馬雲家的窗戶上看熱鬧。警察對調皮的馬雲忍無可忍,大聲嗬斥道:“隻許你老老實實,不許你亂說亂動。”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馬雲的腦海裏,也嚴重地傷害了他的自尊,即使過了很久,馬雲也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