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勤王”加爵,權傾朝野(1 / 1)

1063年,遼朝發生了“重元之亂”。事情是這樣的:聖宗皇帝與皇後蕭氏生有兩個兒子,長子耶律宗真和次子重元。蕭後偏愛重元。聖宗死後,耶律宗真即位(即興宗皇帝),蕭氏尊為皇太後。蕭氏趁興宗年幼,密謀廢掉興宗,立重元為皇帝。然而重元把皇太後的預謀密告了興宗,使皇太後的陰謀未逞。從此興宗對重元倍加信任,封為皇太弟。興宗死後,道宗封重元為皇太叔,兼領兵馬大元帥。重元的兒子涅魯古稟性貪狠,圖謀不軌,一心想刺殺道宗皇帝,取而代之。重元在兒子的影響下,也起了謀反之心。這年7月,重元父子趁道宗到太子山(今遼寧興城西南)出遊,帶領四百餘軍卒攻擊道宗的行宮。幸而道宗已覺察到重元父子的行跡可疑,早有防範。事發後,道宗立即命耶律乙辛等人率一千宿衛士給叛軍以迎頭痛擊。叛軍頃刻間被打得四下潰散,紛紛投降。涅魯古被亂箭射死,重元逃入荒漠,絕望地拔劍自刎了。

①注:遼代宰相府分為北南兩院。北院治契丹,南院治漢人。北院重於南院耶律乙辛“勤王”有功,得到了道宗的寵愛和賞賜,加封魏王,兼任北院樞密使,賜號“匡時翊竭忠平亂功臣”。1069年,又任加守本師,掌握了兵權,道宗還重用了耶律乙辛的同父異母諸兄弟。真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勢傾朝野。

耶律乙辛獲取高位後,很快網羅了一大批親信官吏,向他行賄、拍馬屁的人踏破了門坎,絡繹不絕。甚至連北府宰相張孝傑也拜倒在他的腳下,與之狼狽為奸。凡阿諛奉迎之徒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忠直剛正之士均遭排斥迫害。一時間,整個朝廷被攪得烏煙瘴氣。而昏君道宗還洋洋得意地在一次宴會上對群臣說:“先帝重用了二個賢人仁先、化葛,而朕有孝傑、乙辛,並不比他們遜色。”道宗的如此寵信,使得耶律乙辛更加有恃無恐,膽大妄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