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忙好了家裏的活,杵著拐棍,也過來幫她們的忙。田氏心疼她最近身體不好,哪裏要她伸手,連洗豬大腸也不用她管。
李氏不再過來幫忙,也不用幫著賣鹵菜,自然也不肯拿田氏給的錢,反正現在李元青工匠活做的好,賣出一筆,也能賺上不少,加上兩個娃的親事都已經定下了,她也就沒那麼著急。不過,這錢還是得繼續攢,她家的兩頭豬都賣了,要是明年春給兩個娃辦喜事的話,這錢還是挺緊張的。她並不曉得這幾家要合夥盤店的事,也就不曉得李元青現在的打算。
麥芽見她來了,趕忙去堂屋給她端了個板凳,這個板凳上麵用舊棉絮做了個軟墊,坐上去軟軟的,還保暖。
田氏一邊剝著板栗,一麵直起腰來跟她敘話,“他嬸啊,你最近身體好些了沒?晚上還有沒有燒炕?”
李氏用拐杖勾了些板栗到自己跟前,彎腰拾了起來,也動手剝,“燒啊,哪天晚上都燒炕,有時白天炕也不滅,免得晚上再燒麻煩,再捂炕也就那樣,不過睡總比不睡炕要好些,這不,元青最近沒事就跑去背柴,他怕今年冬季長,萬一柴禾不夠。”
麥芽思索道:“嬸,元青哥不是早把過冬的柴收集好了嗎?咋現在還要去砍柴?”
李氏道:“也是夠了,他是擔心萬一,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看今年的天,都這時候了還不下雪,隻怕一下起來就沒個完,明年啥時候氣溫回暖還是不知道呢!”
聽她這樣一講,田氏也擔心自家柴禾不夠了。麥芽直翻白眼,指著整整堆了齊牆高,占滿整個圍牆的柴禾堆說道:“娘啊,這柴夠咱家燒到明年夏天了。”
田氏嗬嗬的笑道:“我這不是也擔心你李嬸家柴不夠嘛,她家天天燒炕可費柴了,到時候要是不夠了,也就不用著急了。”
李氏道:“哎呀,不用你們幫忙,我家柴本來也就夠多了,元青也就是瞎擔心。”
麥芽想了下道:“娘,那下午的時候你們要是去山上撿板栗,我就叫李和在這附近撿柴,”見李氏像要阻止,麥芽趕緊製止她,“他都這麼大了,撿些柴禾能把他累到哪去,再說了,他也該鍛煉鍛煉,不然以後要怎麼成家立業。”
李氏嘴張了張,終究也沒說些什麼。
約摸著大骨頭湯應該熬的差不多了,麥芽便拿了五個雞蛋,打在一個小盆裏,再用碗舀些麵粉出來,加入水和成麵糊,跟*蛋麵差不多,隻不過要做麵疙瘩,卻不能揉麵團,隻需要把加了雞蛋的麵粉,調成稀粥狀,至於粘稠程度,根據各人手感去調配。不過這麵糊要是太稀,麵疙瘩下鍋就成不了形,若是太稠,那樣也不好,麵疙瘩就會太硬,也不好吃。總之,要想麵疙瘩煮好之後,吃起來軟泡泡的,有嚼勁,又有軟香,這麵跟水的比例,一定得掌握好了。
李和在鍋洞後麵坐的舒服,壓根就不想出來了,瞧見麥芽在打麵糊,他又饞了。
麵疙瘩的做法有很多種,麥芽卻喜歡打成麵糊,然後用小勺,一勺一勺的,把麵糊舀進滾開的骨頭湯,不過骨頭湯事先,過濾了。她將骨頭撈了出來另放,鍋裏隻留湯,然後又加了細鹽巴,調好味,之後才開始下麵疙瘩。
這時動作就得很快,要不然下過的疙瘩就會煮過頭。
李和看她動作快的很,都快看傻眼了,“你這做法,我以前都沒見過呢!”
別說他沒見過,連田氏他們都未必用過。
不過,抱著這麼大一盆麵糊,也著實挺累的,見李和傻愣著不動彈,她索性把李和喊來,替她抱著盆,這樣就輕鬆多了。
等出鍋的時候撒上一些小白菜,一些青蔥,就能盛進碗時大開吃戒了。
“娘,李嬸,你們快洗洗手吧,麵疙瘩都做好了,”麥芽用勺子攪著鍋底,防止麵糊沾到。
田氏催李氏,“放下吧,我叫李和給你舀些水來。”
李氏伸頭看李和都已經端起碗吃飯了,笑道:“他哪還空的出手,行了,我自己來吧,你也別弄了,麵疙瘩弄了就不好吃了。”
李和的那碗麵疙瘩,是他自己盛的,一碗稀飯,哪能喂飽他,而且用骨頭湯燒出來的疙瘩湯,鮮的不得了,他哪裏還忍得住口水。早在麥芽宣布吃飯之前,他就將碗筷都拿好了,這回算他長了記性,知道不光拿他一個人的碗,而是拿了四個大碗。
麥芽盛了兩大碗,一碗送到李氏手上,另一碗也遞給了李氏,省得她們再往廚房跑。
小黑搖著尾巴,眼巴巴的瞅著她。
“喲,你也餓了呀,等著,”麥芽盛了半碗疙瘩,又掰了一塊骨頭,一並擱進它的碗裏。小黑嗅了嗅骨頭,又聞了下麵疙瘩,最後居然放棄所有狗都愛的骨頭,轉而吃麵疙瘩去了。
麥芽嗬嗬的笑,被再度進來盛飯的李和瞧見了,“你不吃飯,在那傻樂什麼呢,你再不吃,這鍋裏可連湯都沒了。”
“瞎說,我明明煮了大半鍋,而且就我們四個人吃飯,能吃完不剩下,就不錯了!”
李和又咧嘴笑了,“我準備吃上五碗,你要是吃不下,千萬別勉強!”
麥芽翻了翻白眼,希望他不會被撐死才好。不過,為了防止他真的把鍋刮幹淨,她趕緊給自己盛了滿滿一碗,又給田氏跟李氏添碗裏都添滿了,這下即使李和要把鍋吃了都沒問題,反正她們三個的飯都夠吃了。
李氏看麥芽緊張的樣,笑道:“芽啊,他那是逗你呢,他要是真吃五碗麵,恐怕肚皮都得漲破了。”
田氏道:“他還是個半大孩子,能吃是正常的,長身體嘛,我家冬生飯量也大,一頓飯,吃我跟麥芽兩個人的量還多。”她是覺著過門就是客,哪能飯都不讓人吃飽呢!
李和卻是個實心眼的人,見田氏幫他說話,立馬底氣就足了,“就是嘛,我昨兒半夜都還餓醒了呢,再說了,我吃這麼些,也沒見長胖,所以啊,完全是身體需要,不然我就長不高了。”
麥芽笑道:“你光吃飯,不活動也不行,要不下午跟我一塊去撿柴吧?”她開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也跟你一塊去撿,你還比我大兩歲,而且又是個男娃,你總不會輸給我吧,那樣可要丟人的,被人曉得了,會說你軟腳哩!”
“我才不是軟腳,”身為男人,最討厭人家說他軟腳,軟腳那是形容沒用男人的話,那種男人,要靠女人才能活,他可不願意叫人這樣說自己。
麥芽道:“不是就好,我也沒說你是,所以今兒下午,你得好好表現,要是輸給我了,不用我說,你也曉得吧!”
李和的回答,是快速扒完了碗裏的飯,蹭的站起來,把碗往灶台上一擱,轉身走了出來,很嚴肅的問道:“你家繩子呢,借我用一下。”撿柴得用繩子捆好,才能往回背。
李氏正要說讓他休息一下才去的,畢竟不是自己的娃,不好對他太嚴厲。可是麥芽卻隨手指著牆角邊堆的亂糟糟的麻繩,順便提醒他道:“剛吃過飯,不能幹重活,那邊的繩子有斷掉的,你能幫著搓好嗎?”
“那有啥問題,不就是搓繩子嘛,”李和二話不說,搬了凳子坐到角落,開始動手整理那團亂麻繩。
麥芽回頭朝李氏跟田氏看了一眼,三人都很有默契的各自扒完自己碗裏的飯。等她們吃完了,麥芽又收拾了去廚房洗碗。
李元青跟冬生從林家回來的時候,看見李和在跟一堆麻繩做著奮鬥,兩人都有些納悶。
其實要說農家的活,看著簡單,真要幹起來,卻也不容易,至少得有技巧跟頭腦。在此之前,李和是從不摸這些活,連看也不看,所以現在才會束手無策,對著麻繩抓耳撓腮。
麥芽出來倒髒水時,看見他們回來,她心裏也惦記著盤店的事,便問道:“你們咋這麼快就回來了,事情談的咋樣,林叔他們怎麼說?”她知道今兒村長也在,也不知道他們是啥意見。
冬生還在看李和幹活,見他實在找不著門路,就蹲下指導他。
李元青朝麥芽走過來,回答她的問題,“都講好了,林叔看我們都同意盤店,他自然也想參與進來,不過,他也擔心,要是現在把錢都投到店裏了,明年付果樹錢的時候怎麼辦,紀叔倒是沒說什麼,他就是囑咐我們盤店的文書一定得給孫夫子過目一下,自己人看了,才能放心。”
林德壽擔心的問題,麥芽當然也想過,“這個問題我也想過,隻是眼下盤店是個很好的機會,要是錯過了,豈不可惜?”
田氏跟李氏吃過飯,就不在院子了,李氏要回去休息,田氏就去外麵翻地,乘著還沒上凍,能多挖一些就多挖一點。
李元青當然也明白,幹什麼事都有風險,機遇也伴隨著挑戰,這事要是擱在長輩人眼裏,一定會選後者,畢竟種樹成本小些,虧損的可能性也小,盤店,對於莊稼人來說,如同走鋼絲,心裏沒底,腳下就是看不見底的深淵,每走一步,都膽戰心驚。
但李元青他們不一樣,他們也算是新一代的年輕人,要是真就本本份份的種田,那也沒啥,可就在麥芽帶了個頭之後,骨子裏的那股闖進,就又冒了出來。雖然未來有風險,可幹啥事沒有風險呢,種田還有風險呢!要是趕上天災*的,這一年的收成也不也白費瞎了嗎?
所以在李元青看來,這盤店一事,確實可行,至於銀子周轉不過來,也可以慢慢考慮嘛!再說,種地要到明年春上呢,車到山前必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