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陳掌櫃那吃的,陳掌櫃也沒收錢,雖然挺過意不去的,但他們也深知陳掌櫃為人既是如此大方,便也就罷了。
還有幾天便要到正月十五,這日子可就近在眼前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田氏跟李氏也坐下商量,因為時間太緊,好些東西肯定來不及準備,但說歸說,還是得盡可能的把事情辦的風風光光。
李氏便說,“你明兒得去買些紅布回來,另外饃饃,糧果,公鴨,公鵝這兩樣得準備著,至於其他的,就照著元青跟麥芽定親那會,你不是都瞧見了,咋還這樣緊張哩!”
田氏歎氣,“那會是到你家去,都是去看你家的,到了正月十五來的都是鄭玉娘家人,我怕招待不周,要是忘了哪一樣,惹人家不高興,不就傷了兩家和氣嘛!”
冬生見他娘為他的親事,愁成這樣,皺著眉道:“娘,這些都是小事,他們家也知道定親一事,是匆匆辦的,再說還有鄭玉在中間幫著咱們,沒事的,不就是望門樓子嘛,很快就能過去的。”
麥芽也道:“就是啊娘,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坉,這世上就沒有過不去的坎,睜著眼睛是過,閉著眼睛還是過,橫豎都是過,那就不如把心放到肚子裏,走一步算一步,明兒你先置辦東西,剩下的事,有我們呢!”
李氏看麥芽很會當家,高興的笑道:“麥芽他娘,咱們家的娃,都能幹事了,咱倆以後隻管帶娃,享福就成了,煩惱的事,讓他們想去吧!”
田氏當然知道她的兩個娃有多能幹,特別是麥芽,她這個做娘的,比任何人都要欣慰。
這幾日,田家人都在忙著準備害定親的事,也就在第二天下午,鄭玉娘便托人把禮單送來了,當然了,這單子指的是成親,不是望門樓子,不過有了這個單子,以及單子上給的鄭玉的生辰八字,田氏才好托人訂日子,下單子。
兩天的時間,過的很快。正月十五一大早,黃氏跟二妞,還有李氏都過來田家幫忙,頭一日,冬生就開了張菜單,托小二把他家要的菜都送了來。
又跟李元青一塊從相熟的幾個人家那裏搬了大桌椅子,這些東西太多,來回搬不方便,他們就把驢車套上,用板車拉,這樣一來可省事多了。
這回的定親,跟麥芽的定親宴是不同的。田家跟李家相熟,多一點,少一點都無所謂,加上兩家住的近,大家聚在一起,就跟過年吃飯一樣的熱鬧。
可現在女方是鄭家,田氏不想失了田家的麵子,便把事情往好了辦。說歸說,但在錢方麵還是有點吃緊,畢竟去年冬天一下子拿出幾十兩去跟黃大全合夥開了店,現在又要辦酒席,她的錢罐子又緊了不少。
好在錢氏把上回欠她的銀子送了回來,加上李元青又送來幾兩銀子,這才把定親辦的像模像樣。
正月十五一大早,隻由林德壽,陪著冬生,去了鄭家。畢竟兩個村隔的挺遠,人去多了,也麻煩。
為了撐場麵,田氏也雇了個馬車,有專門的車夫趕著馬車,林德壽頭一次坐馬車,樂的不行。
麥芽用紅綢子在馬車頂蓋上掛了個紅簾子,讓人一瞧便知道這是定親的車,要是成親,就得全紅。
李元青幫著把幾筐準備好的東西,都搬上馬車,足足有六個籮筐。
李氏也叮囑他們一番,告訴他們該注意啥,啥話不該講。也不是就他們兩個去,待會路過村子時,還要把林氏帶上,有林氏跟著,他們倒也放心許多。
瞧著他們的馬車,漸漸走遠,田氏這一顆心揪著總也放不下。
到了下午時分,才總算把他們盼回來,這其中的細節,無須細說,總之一句話,就算是草率了點,但冬生跟鄭玉的親事也算是正式定好了,成親的日子也擇定下了,就在秋天。麥芽的婚事定在春天,這樣的話,兩邊日子就能岔開了。
這不得不讓人感歎,今年真是忙碌的一年。
**
過了正月十五,冬生親事也下了,雖然氣溫上升了一些,再過一個月外麵的冰雪就會化了,春天也即將到來。
緊接著,便是春耕春種開始了。
鹵香園的牌子又被重新掛起來,麥芽準備再想些點子,不然家裏的經濟又要緊張了。
既然是快到春季,瞅著空,李元青跟田冬生又去了趟,趙順家,把樹種的敲定好了。
現在田家做的熱鍋子,都是現熱現賣,這錢也是一天一結,除了陳掌櫃那邊。不過,麥芽一個正月在家裏想出了幾道新菜,新也不新,隻在這個異世,沒人試過罷了。她將兩個菜譜賣給陳掌櫃,一個是麻婆豆腐,一個是宮保雞丁。這兩個都是爽口下飯的辣菜。雖然這裏的對吃辣並不十分熱衷,但隻要在口味上稍做改良,比如用她自製的黃豆醬配上辣椒醬,從而代替豆瓣醬,想必也是很不錯的點子,話說,她做的醬,味道一級棒。這不,今兒中午,她便試著用這兩種醬,做了一盤大醬。
主料是豆腐幹加幹蝦米,另外還加了些花生,用黃豆醬跟辣椒醬這麼一融合,燒到進味,再加上有幹蝦米的提鮮,那味兒正嚐宗的不得了。可是因為豆腐在燒製過程中,容易爛,燒成了之後,品相不好,她便隻用花生米跟幹蝦,花生米可以炸熟,這樣吃起來口感更好。
麥芽在家研究的這些菜,馬上就能派上大用場,因為要農忙了嘛,農家人吃飯也就更簡單了,到時候,他們再蒸些饃饃,拿出去賣,現成的饃饃夾蝦醬,絕對下飯,又好賣。
田氏跟冬生也忙了起來,抓緊著時間,把屋邊的土地平整出來。
李氏因為身體不好,隻能看著他們幹,又下不得地,隻在李元青把菜園的地平整好了之後,她才能去菜園種個菜啥的。
李家屋子周圍也有很多荒地,麥芽告訴李元青,這些地都可以利用起來,種些容易活的粗糧,隻管種上,偶爾鋤個草,上個肥什麼的,其他的就不用管了,很容易打理。所以李元青最近也是早起晚睡,天一亮便扛著鐵鍬,在他家屋子周圍挖地,田冬生有時也去幫忙,麥芽跑的比他還勤快,好歹她馬上就要嫁過來了,要是等到了那時再想起來翻地,一切都遲了。
按著麥芽的規劃,兩家屋子中間的那塊土地,也得圈起來,專門用來養雞,後麵的漁塘,她本來是想叫哥哥去養魚,但冬生說,這得留給她嫁了人之後,跟李元青一塊去打理。
黃大全給他們買了漁網回來,就是挺貴的,但質量確實很不錯,帶回來的漁網,冬生跟李元青一人一半。
既然這樣貴,又不多,就不能用它來圍養雞場。還得編製竹籬笆。因為這回養雞場麵積挺大,就不能光插竹子,得把竹子編做竹籬笆,這手法很費事。為了不耽誤時間,冬生便趕在晚上點著油燈編。
村裏人看見他們兩家這樣會忙,也學著他們的樣,在自己家屋前屋後,開挖荒地,有些人還把荒地挖到自家不用的田梗上,可以種上黃豆,或者棉花什麼的,不會因為種上植物倒置田埂露水,還能增加一年的收入。
李家屋子靠東邊的那一處,是一片很大的荒地,緊連著荒地另一端的,是一個高度不高的緩坡,緩坡的上麵也是一個小河溝,水量不算大,也不算小,流淌著一路彙集到小溪溝裏。
麥芽讓李元青從小河溝那裏開個口子,這樣一來,需要灌溉的時候,就不用挑水,直接把缺口打開,那河水就能流下了,就像他家的菜園子一樣,方便很多。
李元青幹勁也足,因為能看到好日子就在不遠處。瞧著要挖的麵積太大,而且這一塊地方,也沒有碎石頭,李元青就去請了梁老漢家的牛,請它過來翻地,也省了他不少的時間。牛的效率可比人快多了,隻用了一天,便將地翻完了。
他把錢拿給梁老漢時,梁老漢看他們犁的這些荒地,又問了他們犁這些地幹啥,李元青也不瞞他,反正以後莊稼都是要長出來的。要種啥都是麥芽在琢磨,他隻管把地收拾出來。
冬生編了網子,又下到小溪溝,上遊的冰凍還沒化開,但小溪溝的水流卻不小,他想早點捉些大魚,放到後麵的池塘裏。
李元青打的小家具,在四方貨棧賣的不錯,銷量一直很好,因為春季好日子不少,連找他打家具,嫁娶的人是格外多了起來,他現在用的木料都是從縣城裏進的,縣城有專業的木料場,他們大量收購木材,再粗加工之後,賣給木匠們。
不過,轉眼間就到二月二了,是二妞嫁人的日子,這回跟上回的定親不同了,麥芽頭一次領略到哭嫁的厲害,黃氏一直是比較沉悶的性子,感情一直不愛外露,可遇上唯一的女兒出嫁她還是哭的不行。
林氏跟田氏,還有麥芽,都加入了送親的隊伍,林氏小聲的跟田氏講悄悄話,“哎,他黃嬸懷身孕了!”
這話可把田氏嚇一跳,轉念一想,黃氏也四十還不到呢!成親那年才十六,第二年就生了黃大全,黃大全今年還不到二十,黃氏的確還很年輕,林氏比黃氏還小兩歲。在鄉下,四十歲抱生小娃,跟女兒媳婦同時坐月子的事也是有的。
田氏在震驚之後,隻問道:“她有幾個月啦?”
林氏小聲道:“三個月,生的時候正趕上熱天,坐月子可受罪嘍!”
“哎喲,那以後二妞還得回來伺候她娘做月子,她娘也是的,要是早想要個小的,幹嘛不早生呀,偏偏趕上閨女嫁人,要是讓王家人知道,怕是要講閑話的。”
林氏一向敢說敢做,“講就講唄,嘴巴長在人家身上,你還能管得住哦?別說她了,就連我都想再生個小的,”林氏說著說著,四下張望了下,把田氏拉到一邊,脫離隊送親的隊伍,“哎,那天我瞧著陳掌櫃看你的眼神不對哦,你覺得他咋樣?你先別著急,也別發火,聽我把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