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算什麼?學士算什麼?世上的辯才又算什麼?上帝不是使世上的聰明人都變成蠢材了嗎?從此之後,在上帝的智慧中,世人憑借智慧是無法認識上帝的。上帝偏要用傳福音這種笨拙的辦法來拯救信他的人。猶太人尋求神跡,希臘人追求智慧,我們卻傳播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在猶太人眼裏是絆腳石,在希臘人眼裏是愚蠢事;但在蒙受召喚的人(不管他是猶太人還是希臘人)眼裏,卻是基督,上帝的威力和智慧。因為上帝的愚拙也比世人聰明,上帝的軟弱也比世人堅強。
弟兄們,你們對自己的蒙召要有所認識。按照世俗的眼光,你們蒙召的人之中,聰明人並不多,強者也不多,高貴者也不多。上帝故意挑選世人眼中的愚蠢人,以羞辱那些聰明人;挑選世人眼中的軟弱者,以羞辱那些強者。上帝還挑選世人眼中的下等賤人、遭人鄙棄的人以及一文不值的人,以挫敗世人眼中名重位高的人,使世俗人誰也不敢在上帝麵前誇耀。那是由於上帝,你們才得與耶穌基督契合。是上帝使基督變成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與救贖。所以,經文說得好:“誇耀的人,應誇耀主的榮耀。”
即使我能說人世和天國的各種語言,卻沒有愛心,那麼,我將無異於鳴鑼擊鈸。即使我有未卜先知之能,精通一切玄理和學識,即使我信仰完備,以致力足移山,卻沒有愛心,那麼,我仍是一文不值。即使我能仗義疏財,周濟窮人,即使我能赴湯蹈火,卻沒有愛心,那麼,這一切對我毫無益處。
愛是恒久忍耐,慈悲為懷;愛是不妒忌;愛是不自吹自擂,不趾高氣揚,不舉止乖張,不自私自利,不輕易動怒,不記私怨;不以行邪惡為樂,而以求正道為樂;凡事寬容,凡事有信心,凡事存希望,凡事忍耐。
愛心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縱有未卜先知之能,終有失靈之時;縱能說多國語言,終有詞窮之日;縱有學識,終必化為烏有。因為我們的學識是局部的,我們的預言也是局部的。等那完整的來臨,那局部的必將消失。
我做孩童時,話語像孩童,感情像孩童,思想像孩童。長大成人之後,就把孩子的習氣丟掉了。
如今我們是對著鏡子看東西,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麵對麵了;如今我了解的是局部的,到那時就會全都了解,猶如上帝了解我一樣。如今依然存在著信、望、愛這三者,其中最重要的是愛……
奉上帝旨意召喚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
以及我們的弟兄所提尼
公元56年於腓利比
原來如此!
保羅(Paul, - 67),又名掃羅(Saul),生於羅馬帝國的施利亞(Celicia),懂多種語言,包括希伯來語、希臘語和亞萊美亞語,甚至拉丁文。保羅並非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他曾遇上耶穌——那是耶穌在複活後的顯靈,他從而受到感化的。
本文選自保羅致希臘南部哥林多教會的第一封信(《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答複他們所詢有關教會事務、婚姻、道德、義務等問題。
本篇大致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談到人類的愚昧,保羅指出基督教福音往往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視為“絆腳石”和“愚蠢”,上帝卻使用非世俗的方式來拯救世人,讓自己的親生子被人釘上十字架,死後複活。在上帝麵前,世人的智能隻是愚拙。
第二部分是《聖經》裏著名的“愛章”。針對當時流行的愛即情欲的觀念,詮釋愛的真正意義及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