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朝廷的推崇,各地僧侶紛紛慕名來唐禪院學律求戒。為了供養各地來的僧侶,在鑒真的呼籲下,天平寶字元年(757)十一月二十三日,天皇把備前國(今日本岡山縣)的水田一百町(一町相當於中國14.88畝)賜給唐院。接著,鑒真又在天皇於755年十一月所賜的新田部親王舊宅上,修建一所新的佛寺。759年八月落成,天皇賜額“唐招提寺”。該寺占地四町,有金堂、講堂、東塔、開山堂、觀音堂、經樓、鍾樓、彌陀堂、僧房等建築,其中金堂至今猶存,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被視為日本的國寶。
唐招提寺建立不久,朝廷又以越前國(今福井縣)水田六十町和備前國旱地十三町撥給鑒真等人,作為他們傳教的費用。後來天皇又將平城宮中的東朝集殿,賜給唐招提寺。至此,唐招提寺規模更加宏偉。
有了這麼好的弘法基地,鑒真在日傳戒授律的信心大增。這時,天皇宣旨全國,凡出家人必須首先來唐招提寺學習律學。然後才可以選擇自己的宗派。如此一來,四方僧徒雲集寺中,唐招提寺成為弘揚律學的中心,由此創立了日本佛教的一個重要宗派——律宗。而律宗的創立,使日本佛門之律儀,漸漸嚴整,使本不太規範的日本佛教走到了正宗佛教的軌道上來。而鑒真在日本開創的律宗,正如史料所載:“師師相傳,遍於寰宇”,被譽為“一燈燃百千燈,暝者皆明明不絕”。
鑒真對日本的貢獻,並不僅僅限於佛門之內。756年,聖武天皇患病,共有一百二十六名精於醫術的和尚給他看病,其中鑒真等人的診治效果最好,為此受到朝廷的褒獎。761年十月十五日,弟子法進在日本大安寺講授鑒真的醫藥法。鑒真還著了一部《鑒上人秘方》,其中的一些驗方流傳至今。那時,日本醫師在施藥時,常常把藥名和藥物搞錯,鑒真憑手模、鼻嗅、舌嚐、耳聞、牙嚼等方法對日本流行的草藥進行了重新辨別,並傳授了藥品收藏、炮製等方麵的知識。鑒真在醫學方麵的作為,使得日本醫界在十四世紀前一直奉鑒真為始祖,直到德川時期以前,日本藥袋上還都貼著鑒真的像,否則就不成靈藥。
在建築、雕刻、塑像、繪畫、書法、語言文學甚至日常生活習俗等許多方麵,鑒真對日本也作出了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致使許多行業都將鑒真奉為祖師,如豆腐店的老板就以鑒真為祖師。
日本天平寶字七年(763)春日某天,鑒真的弟子忍基忽作一夢,夢見寺中講堂的棟梁折斷。醒來之後,忍基十分驚懼,他猜想這是鑒真大師的遷化之相,也就是說大師快要逝世了。忍基將此告知思托等人,大家十分吃驚,但緣法定數,又不得左右。於是思托等人根據鑒真大師之形象為他塑造了一座等身坐像。像高二尺七寸,屬於幹漆夾苧造像。塑像體格魁梧,神態堅毅,麵含笑容,溫和可親。此像一直保存至今,被定為日本的國寶。
五月六日,一代律學大師鑒真,在唐招提寺住處,結跏趺坐,麵西而逝,終年七十六歲。
日本朝野為之震驚,佛門之內更如巨星隕落,頓時陷於一片悲痛之中。日本朝廷下敕,料理完鑒真的後事之後,將再派遣使臣赴華報喪。次年八月,使臣來到揚州,沉痛報告了大師去世的消息。揚州僧俗各界聞之大駭,噩耗隨即傳遍千家萬戶。三天後,揚州僧俗父老在鑒真長期居住過的龍興寺,舉行盛大追悼大會,眾人穿戴喪服,痛心垂淚,麵對大師去世的日本方向,連續舉哀三日,以表達對一代高僧的無限懷念。氣氛之凝重,規模之宏大,難以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