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人(1 / 3)

公曆九月中旬,差不多就是農曆的八月,時至秋季,華夏大地北方地區已經秋意逐濃,然而,在南方有隻‘秋老虎’,即使時到中秋,天氣也是相當炎熱。

楊安一大早就上火車,隻是大半天就由華夏國北方的一個大城市到達了南方的另一個大城市,羊城!

下午五點多,羊城依然勢浪滾滾,楊安一下火車就感受到這‘秋老虎’的凶猛。

提著行理,擠過火車站內永遠都是擁擠不堪的人流,楊安到旁邊的汽車站又買了一張直達客車的車票。

楊安的老家並非羊城,而是另一個被稱為‘偉人故裏’的小城市。

算上等車的時間,大約兩個小時後就能到家了,現在,火車的平均速度比汽車快多了。

“麻煩司機,前麵有下!”一個多小時後,楊安終於要下車了。雖然到客運站後再轉坐公交回家也不是很遠,十來分鍾而已,可是能省為什麼不省呢,不過有時候司機是不會讓乘客中途下車才是真的。

楊安今日的運氣不錯,司機竟然也讓他中途下車。

或許回家之後,運氣會好起來也說不定。

腳踏在沒什麼變化的村口大道之上,楊安心裏大喊了一聲:“我回來了!”

心裏感慨萬千,或許是思鄉情切了。

在如今城鄉一體化的趨勢下,農村的變化也相當的大,就如楊安的家鄉,早就已經沒有農田了,大量工廠企業的進駐快速的改變著舊農村的麵貌,農民也紛紛入廠打工,帶動著農村更加快速的發展起來。

某些方麵,現在的農村比城市還要優越。

楊安選擇回家或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最起碼這裏的人沒有城市裏的那麼複雜。

傍晚七點鍾左右,中秋時節的天色也開始入黑了。

在夜色的掩護下,楊安走路的速度很快,總覺得自己這次回家是丟臉的事,畢竟是在外麵失敗了才回家的,楊安有點怕被相熟的人看到自己回來。

風光出門易,衣錦還鄉難,言論的力量是很恐怖的。

還沒進家門,楊安就聽到屋裏熱鬧嘻戲的聲音,楊安很是懷念。

“哥哥回來了,哥哥回來了!”

聽到楊安進門的聲音,兩個小朋友最先高興的大叫起來,他們是楊安的雙胞胎堂弟,今年已經讀小學三年級了,以前楊安在家的時候最喜歡就是與這對雙胞胎玩了。

屋裏的大人都被兩個小朋友的叫聲驚動了,都紛紛走出來。

“媽,姐,細叔,細嬸,還有小妹!”看到迎上來的熟悉的親人,楊安不禁心頭一熱,不過還是盡力控製著情緒。

男人會躲起來偷偷的哭泣,可絕對不會在別人麵前表現出真感受。

看到楊安回家,親人們都相當高興。

“小妹,快去幫你哥拿行理吧!”母親激動得不知說什麼是好,也是啊,有什麼事看到自己的兒子平安回家來得激動。

“哦!”楊安的妹妹楊琳笑著走了上來。

楊琳與楊安的長相完全不像,跟母親和姐姐楊藝也一樣,原因是楊琳並不是楊安的親妹妹,是在很小的時候從孤兒院領養回來的。

那時候楊安的父親還沒過世,一家人都很想再要一個妹妹,喜歡熱熱鬧鬧的樣子,於是就托人從孤兒院領養了楊琳,雖然是這樣,但楊安一家人一直以來都當楊琳是親生的。

“不用了,行理也不多。”楊安笑了笑,道。

倘若不是兩隻手都拿著行理,楊安定必會摸摸楊琳的頭,由小到大,楊安最痛就是這個妹妹了。

而楊安的姐姐則在早幾年就嫁人了,不過對娘家是非常的照顧,楊安讀大學時的生活費,大多都是她給的。

姐姐手裏抱著的一個小女孩就是她的女兒,也即是楊安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