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救人(1 / 2)

但讓韓暉奇怪的是這些屍體上的衣服有些眼熟,仔細一看都是尼子大衣,因為年頭多,早已破爛肮髒的不成樣子,但是從款式上看,總讓人覺得好象從哪見過。

韓暉發現屍體衣服領子上有一個金屬樣的東西,韓暉便走上前去把它摘了下來,抹去上麵的汙漬,象是個軍服上的領花。但絕對不是中國軍隊的。再往細看又在角落裏找到一把戰刀。那刀已經很多年沒拔出來過了,韓暉單臂膊一較力“噌”的一聲把刀抽了出來,這刀的鋼口極好,隔了這麼多年,仍然光可鑒人,看來主人生前對這把刀非常愛惜,肯定時不時的擦拭。

韓暉這時一看刀就明白了,他娘的原來傳說這地方是日本鬼子的還真就是真的。

韓暉推測當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有些日本頑固分子無法接受現實,便在這個地方以自殺的方式表示忠誠了。其實韓暉也是憑空推斷,真正的原因怎麼回事,除非這幾個鬼子活過來自己交代,否則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真相了。

韓暉又翻了翻這些死屍的物品,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忽然從一個軍用隨行包裏發現了一個筆記本,寫的都是日文,紙張發黃,上麵的字跡尚可辨認,不過韓暉不懂日語,好在裏麵有不少漢字,隻好和書漢讀,隻看日文中的漢字,不過日文漢字和中文意思相去甚遠,有些意思甚至相反,(舉個例子,比如日文漢字中“留守”這個詞,和漢字字麵的意思就背道而馳,是“外出”的意思)即使是這樣,把這些詞連起來,還是差不多能看明白一半,再加上一些我們主觀的推測,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說:B市的華北戰區軍主力被駐軍擊潰,並木少佐帶剩餘的一個小隊的士兵(關東軍甲種師團中,一個小隊的編製規模為120—200名士兵),逃往四中的一座秘密地下要倉庫也是關閉戰俘的地方準備同中國人進行最後的決戰,以玉碎報效天皇。結果抵達的時候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通知。並木少佐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就通知剩下的人有願意投降的就出去,不願意的就和他一起在這裏玉碎,反正這個地方也著幾十個支那人的屍體與他們做伴,死了也不冤了。最後隻有兩個人願意和他在這裏自殺……後邊就沒了,估計寫字的人寫到這裏的時候就死了。

韓暉把筆記本扔在一邊,現在沒空看這些破爛了,這裏的牆已經腐蝕的差不多了,趕緊找到鄭風的女兒走人,不要再管這些日本鬼子了,反正都已經快腐爛沒了。不過韓暉還是有點舍不得這把戰刀,最後一想這玩意又屬於管製刀具,回頭別再惹麻煩。

韓暉再往裏走,空間就變的大了許多。空氣雖然仍然不是流暢但也不至於呼吸困難。看來也有三十平米見方,韓暉用羅盤測算了一下位置,知道自己找對了地方。便在這個空間的四周點燃了燭火。

光亮一起,四周的環境也就比較清楚了,但不知為何怎麼看這裏都象是一個人的宅院。有主室、後室、兩間耳室。韓暉進來的位置剛好是個耳室,而在主室正中央平放著一張大木板,而木板上麵躺著一個長相清秀的女孩,這女孩不是別人正是鄭風的女兒鄭琳!

韓暉又從新回憶了一下鄭風給他看過的照片,確認無誤。但這個地方必竟是陰門所在,韓暉不敢妄動。韓暉先仔細的觀察著四周,發現木板下方好像有一個淺坑,木板很厚,有一半露在上麵。

而在主室角落裏堆著幾具骸骨,頭骨上凹陷開裂,有明顯的鈍器敲擊痕跡,韓暉不是考古人員,這些就不願去理會了。

隨著手電往牆上閃過,韓暉竟然發現是用彩繪浮雕著一幅幅的圖畫,畫中人物形貌古樸,栩栩如生。年代隨久,色彩依然鮮豔,不過隨著流動的空氣進入這個地方,過不了多久這些壁畫就會褪色。

經過仔細觀察,結果讓韓暉大吃一驚,原來這些畫上竟然是畫的一群戰俘一樣的人被毆打著,有的是日本人在旁邊哈哈大笑腳下踩著戰俘,有的是戰俘頭上飄著青煙凝聚成惡鬼的形象……每幅畫中都有各式各樣的戰俘。顯示這個地方是囚禁戰俘的地方,而有的戰俘多才多藝就在死前繪成了這些圖像。想要訴說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