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犬傳染性肝炎的防治(1 / 1)

犬傳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Ⅰ型引起的犬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肝炎和角膜混濁(即藍眼病)等症狀,常與犬瘟熱混合感染,死亡率相當高。該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犬(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尿、糞)和接觸汙染的用具而傳播,自然感染的犬潛伏期為6~9天。

(1)症狀

最急性病例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後數小時內死亡。急性病例表現精神沉鬱、食欲廢絕、寒戰怕冷、體溫升高至40.5℃左右、喜喝水、嘔吐、腹瀉等症狀。亞急性病例症狀較急性病例輕,還可見貧血、黃疸、咽炎、扁桃體腫大。特征性症狀在眼睛上,出現角膜水腫、混濁,角膜變藍,也稱“藍眼病”。

(2)預防

防止盲目由國外及外地引進種犬,患病後的康複犬一定要單獨飼養,最少隔離半年以上。防止本病的最好辦法是定期給犬免疫,免疫程序同犬瘟熱相同。

(3)治療

一般采用輸液,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的紊亂。用抗生素控製繼發感染。病初用抗傳染性肝炎血清進行特異性治療,來抑製病毒的擴散。丙種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