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悶死的偉大先例(2 / 2)

這個孫祿堂可是大有來頭,由於民國時期我國受到日本鬼子的侵略,國民黨的軍隊與日本軍隊要大量交鋒,為應付近戰之中的難題,正需要學得一身武藝來應敵,所以在孫中山先生的大力提倡之下,一股習武強國的風氣席卷全國。

當時是我國最最危難的時期,所以為了救國救民,不做亡國奴,全國幾乎所有的武林高手都想為國家效力,一談到打日本,個個都是義憤填膺。而這個時候,日本、俄國、歐洲的許多搏擊家紛紛來到我中華大地與我國武術家交流,於是在這樣一個群雄並舞的紛亂時期裏,無數的高手紛紛出場,而在這樣一種環境裏的比武通常都是以你死我活來收場的,當時的很多武林人物在比武的時候都是抬著棺材去的,死了就往那裏一躺,再他媽找一塊地方隨便葬了就算了,連官府都不敢插手去管的,而就在這麼一個以實戰為準繩的時代裏,可不像現在的大師們都是用嘴巴和文章和打廣告來成名的,可是當時一說到孫祿堂的大名就沒有一人不服的,他的聲望就好像現在的四大天王的人氣一樣,當時可沒有那麼多的廣告可打,全部都是靠打架殺人賺來的。

中央國術館編審處處長、八卦掌名家薑容樵評價曰:“孫祿堂的八卦掌早已入了化境,為同輩人所望塵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極盡其妙。所以,無形中也就推他為斌字輩之魁首。孫祿堂的技藝無一不精,刀槍劍戟都比別人來得高妙,所以南北馳名,差不多要壓倒那些老前輩。人家就送他一個綽號,叫做萬能手,也真稱得起是蓋世英豪。”

而肖雲豐佩服的不是孫祿堂的當街擊百人,也不是他空手搏擊猛虎,更不是他的名聲,而是他是全中國第一個把自己的拳照給出書公布出來的武術家,他打破了武林的常規,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1930年,江南水災。先生以古稀之齡參加賑災義演。先生表演形意明勁雜式捶。表演中,先生之發力雄渾絕倫,神光四射。內氣直貫毫發,以致須發盡皆直立而起,觀者莫不歎為觀止。主辦者以“龍馬精神、熱忱匡助”之錦旗贈與先生。可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卻是這樣死去的。

肖雲豐由此知道,不管武功練到多高,如果沒有了空氣給你呼吸,也是死狀淒慘,不管你的意誌多麼堅強,也會在非常痛苦之中死去的。

他一想到了他所最佩服的孫祿堂先生就是無法呼吸而死的,他一想到了這裏,一邊跑向那抽風之處一邊眼淚就下來了。

在他旁邊的小蔥頭也一邊跑一邊大罵這個地道的設計者,但是當他回頭一看向肖雲豐的時候,竟然發現他流起眼淚來了,忙嚇得不出聲了。

而他們奔跑的道路也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