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青年恍然大悟,由此受到很大的啟發。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了限的,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隻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點上,才能幹出一番事業。這個道理雖在通俗易懂,但如果用語言表達,則很容易平淡而一般化。法布爾借用凸透鏡能將太陽光集中起來並點燃紙張的現象來說明有所不為和集中精力的重要性,既明白易懂,又形象生動。
其實,不僅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容易犯忽視有所不為和集中精力的毛病,有所專長的人也容易犯這個毛病。
少則得,多則惑。同時追逐兩隻兔子的人,一隻兔子也抓不住。眉毛胡子一把抓,樣親“通”的結果,隻能是樣樣“鬆”。人無所舍,必無所成。一方麵,要善於集中精力,抓住機會,做好可以做好的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麵,又要善於舍充不重要的事情或暫時不宜做的事情。“知足知不足,有為不為。”這句老話講得正是這個道理。
“滴水穿石”的道理人人都懂:做任何事不僅要有恒心,更需要目標專一。“樣樣通”必會“樣樣鬆”。一個人挖了一輩子的井,最終隻挖了一些坑坑窪窪,這是目標不專一的結果。千百個鼓槌要打在一個點兒上,千百條線要穿在同一個針眼兒中。
生活實路
把購逛街的時間減半
如果你一個月消遣時間的一半是在商場徜徉,如果你多次為自己買的東西而後怕,如果你認為購物是慰勞自己的最好方法,如果你經常在不需要某種商品時也要購買它,如果你買到到想的某種商品就難以忍受,如果你有多次薪水入不敷出的情況,如果你經常發現自己購買的東西被你置之不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基本上己經成了購物狂,你將很不幸地為此付出大量的金錢以及自己的沮喪情緒,你將很不幸地成為購物的奴隸。
女人天生愛購物,是主要的消費群體。她們有的一個星期至少要跑超級市場二到三次,有的人還要更多。有些女人雖然經常購物,卻總發現買回來的好多是無用的或者可買可不買的東西。
另外,因為沒把金錢安排好,所以她們的經濟很拮據,雖然收入頗豐,卻往往沒有多少積蓄。
其實,發現自己有這種盲目購物的傾向時,不用著爭,你可以做的是:
在商店裏閑逛時,不要無,購買目的,要在走出家門的時候,壓抑購買欲,把所需的東西列好清單,到商店迅速找到目標購買。
如果說廣告是女人的購物導向,這一點都不過分,因為女人從買化妝口到買各種家居用品都愛跟著廣告走。如果說起大眾化心理的話,女人不知要比男人勝多少倍速。要改變這個習慣也很容易,先要改變你的購物習慣。
對許多人來說,,購物根本是個沒什麼大不了的習慣。不過,要改變一個習慣,最好的方法,還是用另一個行為來代替。打個比方,去散步、約朋友聚會、去圖書館或衝個冷水澡,任何可以阻止你購買衝動的事情,都可以有效的方法。或許,剛開始時你會有一種被剝奪了逛街樂趣的感覺,最後,當你不再被自己強近著要去逛街、購物時,你一定會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解脫感。
運用同伴來幫助你。如果有些東西,是你真正覺得必須要買的,找一個了解你購物習慣的朋友和你一起去,最好這個朋友可以體諒你的購買欲,而且可以幫助你改變購買習慣。當你們逛街時,讓你的朋友隨時警戒你的購買行為,因此,你隻能買你真正需要的東西。不過,要確定的一點是:你要挑對朋友。互相注意彼此的購買行為,避免買到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練習用一種挑剔、偏激的眼光,來看待任何廣告,這是針對購物遠征的最好訓練。一旦這種訓練在生活中漸漸淡去時,你必須重新開始,讓自己對廣告保持敵意。否則,你又中了廣告商的計了。
除卻購物,你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你可以重拾那被遺忘在角落裏的書,一篇散文,或一部經黃小說,再次領略白紙黑字的魅力。你可以約幾個朋友,喝一杯隨意的下午茶,聊聊工作,想想往事,為往事幹杯,為明天祝福。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以買一張火車標,到附近的農莊去散用心;遠一點的,你可去爬爬山,既鍛煉身體,又可以發泄鬱悶,還能擴大自己的視野,何樂而不為?
將購物時間減少一半,你真的還有許多郠好的事情可以做,既不會浪費,還可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