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半作癡呆半作聾 (1)(1 / 3)

花朵憑風著意吹,春光棄我竟如遺。五更飛夢環巫峽,九畹招魂費楚詞。衰老形骸無昔日,凋零草木有榮時。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

能賦相如已倦遊,傷春杜甫不禁愁。頭扶殘醉方中酒,麵對飛花怕倚樓。萬片風飄難割舍,五更人起可能留。妍媸雙腳撩天去,千古茫茫土一丘。

芝鞋布蟻罷春遊,粉蝶黃蜂各自愁。池麵風回公簇聚,陌場人散鞠場休。膠粘日月無長策,酒對荼蘼有近憂。蘇小堤頭試翹首,碧雲暮合隔紅樓。

溪水東流日轉西,杏花零落草萋迷。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鳥如歌複似啼。六代寢陵埋國媛,五陵車馬鬥家姬。鄰東謝卻看花伴,陌上無心手共攜。

春歸不得駐須臾,恙落寧知剩有無。新草漫生天際綠,衰顏又改鏡中朱。映門未遇偷香椽,墜溷番成逐臭夫。無恨傷心多少淚,朝來枕上眼應枯。

蟄燕還巢未定時,村翁散社醉扶兒。粉粉花事成無賴,默默春心怨欲私。雙臉胭脂開北地,五更風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畫,一縷茶煙揚鬢絲。

1.裝瘋賣傻去裸奔

就在唐伯虎準備逃脫寧王魔爪之時,他收到了文徵明的一封信。原來自從寧王派人請名士後,文徵明裝病不去。後來他卻忽然聽說唐伯虎、謝時臣、章文等名士全都去了。這下子,文徵明立刻就真的病倒,頭痛得很。在病中,他寫了兩首詩和一封信寄給了唐伯虎等人。在信中,文徵明告誡唐伯虎,千萬不要以為學習枚乘、樂毅、鄒衍、司馬長卿等人,不是在權貴之間縱橫捭闔,就能獲得功名和成就,還是小心為好,安安全全地過此生才是真的。特別是那兩首詩,說得更明確,即《病中遣懷二首壬申歲》:

潦倒儒冠二十年,業緣猶在利名間。

敢言冀北無良馬,深愧淮南賦《小山》。

病起秋風吹白發,雨深黃葉暗鬆關。

不妨窮巷頻回轍,消受爐香一味閑。

經時臥病斷經過,自撥閑愁對酒歌。

意外紛紜如命在,古來賢達患名多。

千金逸驥空求骨,萬裏冥鴻肯受羅

心事悠悠那複識,白頭辛苦服儒科。

唐伯虎看到了這封信,更加深了逃離寧王的決心。而這時,如何離開卻使他躊躇起來。

古今人物五大避禍方法

唐伯虎是從何處得到靈感,今人難以知曉。但對於曆史非常了解的唐伯虎肯定會從古人的案例中得到某種啟迪。古人為了免遭禍端而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可以說,避禍方法的圓潤與否,代表著這個人的成熟程度。一般來說避禍方法有隱退、示壞、獻醜、圓滑、溜須五大類,我們依照唐伯虎的情況一一解說。

“圓滑”,武則天時期的丞相蘇味道,在疑心重重的武曌手下安安穩穩了一輩子。他的避禍方法就是:不要有原則、不要有德行,領導的原則和德行就是自己的。手下也不能得罪、同僚也不能得罪,就連路邊要飯的也不能得罪,總而言之與一切人都要打好交道。什麼事情都要模棱兩可,不做主、不主動參與,兩邊買好,永受好處。

顯然,唐伯虎不是這種性格。

“隱退”的例子比較多,例如,輔助勾踐殺夫差稱霸天下的範蠡、明朝永樂年間幫助朱棣篡位的“道衍和尚”姚廣孝等。前者後來和西施一起歸隱,在山東做起了買賣,成為至今仍然被商人們頂禮膜拜的“陶朱公”;後者壽享84歲,雖然沒有歸隱山林,卻隱於朝政幕後,人稱“黑衣宰相”。

顯然,唐伯虎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示壞”最典型的代表是蕭何。遵循“兔死狗烹”原則的劉邦對於功臣總是斬盡殺絕的。蕭何雖然為了大漢王朝盡心盡力,但也時常害怕屠刀落到自己的頭上。因此,想來想去他想明白了:以他今天的地位,皇帝再賞的話就得是列土封疆了,可幾乎所有的異姓王都被劉邦殺了。劉邦要殺他,無非是怕他造反,隻要他失掉了民心,自然不會造反。因此,蕭何便經常搶奪百姓財務、吞並農民的土地。後來劉邦凱旋,眾百姓跪地向劉邦告狀。而劉邦則見到蕭何後僅僅一笑,讓他謝罪退還田地了事。

顯然,唐伯虎既沒有這個實力條件,也沒有這樣的性格。

“溜須”,這個在中國曆史上可以說多得不可枚舉,凡是被稱作“奸臣”的人,基本上都是溜須拍馬的高手。不僅奸臣,就算是忠臣、剛烈之臣,也不敢拍著胸脯子說沒有溜須拍馬過。

顯然,唐伯虎的身份使他即使溜須拍馬同樣不能避禍。

最後,唐伯虎能用得上的避禍方法,就隻有一個“獻醜”了。“獻醜”的典型就是孫臏裝瘋。

孫臏裝瘋宦海避禍

孫臏與龐涓都是傳奇人物鬼穀子的學生,龐涓下山求取功名,在魏國當了大將軍。後來,孫臏來到魏國,經過幾次漂亮的問答及出謀劃策,風頭迅速趕上了龐涓。本來,孫臏是抱著“有福同享”的心思,而他根本沒有顧忌到龐涓的想法。龐涓非常害怕孫臏比自己更受重視,便準備除掉孫臏。某次,孫臏在齊國的堂兄來信說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孫臏的叔叔故去了,希望他趕緊回家。孫臏看後連忙寫回信,告知稍後即回。